舉辦“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文明實踐進萬家”主題活動(王景祥 攝)
舉辦“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文明實踐進萬家主題活動,開展“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朗誦比賽,家風家訓館常態化開展“家風書場”展演……
近年來,泉州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圍繞“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以下簡稱“三正”)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環境。
統籌部署推動 制定專項實施方案
泉州市將踐行“三正”宣傳教育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舉措,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先后出臺《泉州市文明行為促進辦法》《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宣傳教育相關要求的通知》等文件,推進“三正”活動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各級黨政機關、政法、醫療衛生、教育、行政執法單位、社會保障領域、行政服務中心、企業家群體等行業領域詳細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各地文明辦開展日常督導和協調推動,通過以點帶面、以線串片方式,形成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
營造濃厚氛圍 全方位立體式宣傳
泉州市牢牢把握主流意識的主動權、話語權,聚焦“三正”主題,廣泛運用建筑圍擋、樓宇梯視、辦公場所、服務窗口、宣傳欄、LED屏、公交車站等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展示。
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刊載“新風刺桐城、有禮泉州人”主題宣傳、視頻短片、活動展示等,在省級以上媒體持續推送刊發新風正氣福建“名片”典型做法1000余篇。
開設鯉城“清風入鯉 孝廉潤心”、泉港“清風惠嶼”、安溪“文明實踐 弘揚正氣”、永春“清風常伴 廉潔齊家”等系列專欄、專題,刊播相關公益廣告10萬余條。晉江市、鯉城區稅務局、國網安溪縣供電公司、國網惠安縣供電公司結合工作實際制作“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公益廣告,泉州高速公路公司制作“福建高速說‘三正’”視頻得到省委文明辦推廣,納入福建省新風正氣福建“名片”踐行活動匯編。
注重典型培育 率先建立“培訓中心”
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精神文明教育培訓中心,打造“小山叢竹”“一峰書院”“東海學堂”“溫陵論壇”“華大講堂”等精神文明教育講堂。
依托“三正”宣傳教育示范點、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家風家訓館等場所,開展“新風正氣進基層”“崗位踐新風”系列活動1800多場。豐澤區“六辦,一趟不用跑”、南安市“崗位大練兵”、永春縣“稅惠千萬家 共建現代化”等做法,以實際行動提升踐行“三正”行動自覺。鯉城區三朝巷、晉江五店市家風家訓館、泉港區惠嶼村被確定為首批福建省“三正”宣傳教育示范點。
落實惠民措施 打造特色踐行活動
泉州市堅持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三正”踐行活動的重要載體,努力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打造形成泉港海島“清廉微講堂”、洛江“夜訪夜談”、石獅“名片”踐行故事會等典型經驗做法。
市直機關開展片區黨建工作,捐贈圖書3.8萬余冊及3000套文具等愛心禮包,建設口袋健身公園全民健身驛站1座。晉江開辦“家風書場”,惠及群眾11萬余人次。
泉州晚報社、鯉城區等聯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踐行新風正氣福建“名片”暨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影響。
市紀委建成“清廉泉州館”,統籌建成全市“一地一品、功能互補”的廉潔教育矩陣,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融入日常。人社系統“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供銷系統“助農增收”、衛健系統“健康衛士”、稅務系統“服務至善 稅興僑鄉”、法院系統“山鄉移動法庭”等,打造了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三正”踐行活動,展現干部敢擔當善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新風正氣。(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房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