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7日訊 近日,羅源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居民就業與增收,為幸福生活“加碼”。
巧手編織添技能 美好生活笑開顏
11月2日,羅源縣玉石城管委會聯合縣工藝美術協會、鳳美社區、濱歧社區、起步村等開展“婦女靈活就業”培訓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她力量”。
“你看這個線要先挑出去,最后往下壓,輪廓就完成了……”培訓過程中,導師詳細講解并示范了吊墜、手鏈等手工藝品制作方法,采用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確保每位學員能夠快速掌握技能。主辦方還表示后續將在玉石城設置集中加工點,提供按件計酬的工作機會,以便于居民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為居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柚’見飄香 我們在行動”的愛心助農活動(濱岐社區供圖)
愛心助農解民憂 柚香四溢促增收
為幫助果農拓寬黃金蜜柚銷售渠道,10月28至29日,濱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一場名為“‘柚’見飄香 我們在行動”的愛心助農活動。活動通過搭建“社區+農戶”合作模式,有效拓寬了黃金蜜柚的銷售渠道。
活動期間,文明實踐志愿者們不僅對柚子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檢查,還積極幫助搬運、包裝,并通過社交媒體推廣銷售信息,吸引了大量居民前來購買。據統計,此次活動成功售出了超過兩千斤黃金蜜柚,在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也為果農增加了收入。
“閩韻國潮福文化 云裳簪影‘共富花’”鄰里文創就業培訓活動(南門社區供圖)
非遺文化賦新能 創業就業開新篇
“我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個性飾品嗎?”“請問能嘗試融入現代服飾嗎?”10月23日,南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溪尾街開展“閩韻國潮福文化 云裳簪影‘共富花’”鄰里文創就業培訓活動。
此次活動將福州非遺“三條簪”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探索“非遺傳承+就業創業”的創新路徑。參與者們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學習并掌握了化妝技巧、服飾搭配等知識,不僅有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同時也為參與者開辟了新的家門口就業方向。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接下來,羅源縣將持續開展聚民心、惠民生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項目,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譜寫美好生活新篇章。(羅源縣委宣傳部(文明辦)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