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推動中小學校食堂監管服務、硬件設施“雙提升”
守護校園美好“食”光
東南網10月29日報道(福建日報本報記者 張哲昊 郭雅瑩 見習記者 劉宇捷)近日,福建師范大學平潭附屬中學食堂迎來一群特殊的“食客”:10多名學生家長代表走進學校食堂,親身體驗孩子們的日常飲食,以及食堂的管理運作。
這是一場食堂開放日活動。后廚內,廚師穿戴整齊忙著洗菜、切菜,各工作區域都配備了監控攝像頭,并接入校園安全網。“你看,這里的一舉一動,就餐師生通過大廳屏幕都能一目了然,家長、監管人員還可在線上平臺實時巡查,一旦發現不規范行為和隱患,可立即要求整改。”指著電子屏幕,福建師大平潭附中校食品安全總監陳華介紹說。
那么,“校園餐”味道究竟如何?酸辣土豆絲、西紅柿炒蛋、肉末蒸蛋……正值中午飯點,一份份熱騰騰的菜肴接連出鍋。“食堂干凈整潔,菜品選擇豐富,味道也不錯,我很放心。”學生家長張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平潭綜合實驗區現有中小學校食堂15個,校外集中供餐單位2家。如何打通在校用餐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要讓每一個孩子吃上放心餐。”這是實驗區相關部門作出的承諾。
為把好校園“食安關”,今年以來,平潭積極推動“整治中小學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問題”點題整治工作,切實加強校園食安管理,全區校園、校外供餐單位及食堂承包經營企業的“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中小學食堂集中用餐陪餐率、校園食堂食品安全責任險覆蓋率均達到100%。
在平潭,校園食堂監管已進入數字時代。當地為校園食堂接入智能監管系統,通過網絡攝像頭自動檢測后廚工作人員違規操作行為,并上報管理人員,及時排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實現“云上”監督,讓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更加智能化。此外,還建立“隨機查餐廳”長效工作機制,采取“你點名我抽查”的網絡直播檢查形式,對后廚原料控制、加工制作、備餐操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檢查,有效加強監管透明度。
在提高監管水平的同時,平潭還著力于提升校園食堂“硬基礎”。餐桌和餐具紛紛“上新”,就餐區域擴大,就連地面也變得更整潔了,今年秋季開學后,許多學生驚訝地發現,學校食堂已大變模樣。
這源于一場學校食堂提升改造行動。功能區布局不合理、基礎設施老舊、食材配送服務流程不規范……今年暑假期間,實驗區市場監管部門對全區中小學校食堂“問診開方”,并采取逐一指導、核查等方式,加緊完善學校食堂設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