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29日訊 近年來,永定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持續增強抓好新時代永定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保持文明創建“熱度”。以利民惠民為本,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堅持屬地管理,把社區治理當做重點難點,以“五抓五促”之舉措,讓創城“頑疾”無處遁形,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走深走實,常態長效促進社區環境面貌改善、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
抓機制,促創建基礎鞏固
永定區堅持將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不斷完善社區治理機制,由鳳城街道組建創城工作社區治理專班,安排4名干部專職從事社區治理工作。堅持每周召開工作例會,聽取創城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創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進行網格化管理,通過干部職工定崗定責,加強創城工作壓力傳導,由工作經驗豐富的科級干部分片掛鉤社區,加強督促檢查,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充分調動社區創城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建立了創城工作“以獎代補”制度,鼓勵社區以項目化理念推動創城工作提質增效,對各社區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項目和提升創建水平的示范項目進行獎勵補助,確保創建熱情不減、監督力度不減、經費投入不減,不斷夯實創建工作基礎。
抓載體,促攻堅水平提質
堅持專項攻堅,以“一月一主題”為主線,通過持續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違章搭建拆除專項整治、停車秩序專項整治等行動,有的放矢,破解創城難點問題。聚焦“臟亂差”問題,在小區、巷道口醒目位置設立便民小廣告宣傳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開展清理亂堆放、垃圾“死角”、牛皮癬等;大量增加分類垃圾桶,大力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積極動員引導群眾參與垃圾分類。開展違章搭建拆除專項整治,僅2024年就拆除違章搭蓋800余㎡,平整土地10余畝,不僅美化了市容市貌,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為口袋公園、生態停車場等一批項目提供了用地保障。開展停車秩序專項整治,疏堵結合,定期清理背街小巷的僵尸車輛,2024年來利用閑置地塊新建停車場5處,在背街小巷合理增設車位200余個,進一步滿足群眾的停車需求,改善群眾的出行環境。
抓整改,促短板弱項銷號
堅持問題導向,靶向發力整改。社區小區是創城測評中的主要失分點,其中亂扔垃圾、樓道亂堆放、亂停車等是社區小區中易反彈的老大難問題。永定區創城辦采取“問題清單”“對賬銷號”“現場交辦”“集中交辦”等方式,要求鳳城街道制定具體措施,限期落實整改。實行網格化管理,對標對表測評體系,組織網格員常態深入13個社區開展日常巡查,確保公共設施損壞、垃圾桶破損、垃圾清理不及時、綠化帶衛生差、雜物堆積、飛線充電、車輛亂停亂放等顯性問題及時得到有效整改。為確保問題不反彈,就重難點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對整改不力的,進行全區通報,并運用到績效考評,推進問題整改落實。
抓民生,促創建成果共享
濃厚創城宣傳氛圍營造,創新宣傳載體,在各居民小區、公園、重點路段和顯著位置制作張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文明交通等公益內容的景觀小品,大力打造“文化墻”文化,傳播文明、弘揚正能量,潛移默化地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制作一批實用的創城宣傳品如印有創城宣傳標語的面巾紙等,組織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逐戶宣傳文明創建工作,提高居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度。加大121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力度,對長化社區黑臭水體、大園社區排水問題等一批急難問題進行綜合整治,楓南南路西片區、同德巷等一批背街小巷進行雨污分流及路面硬化,切實提高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抓共建,促工作合力提升
充分借智借力掛鉤資源,積極主動發揮“主人翁”意識,加強市、區掛鉤單位對接協調,通過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共建單位、“雙報到”單位,召開聯席會、座談會、推進會,聚力攻堅,圍繞社區示范點位打造、志愿服務、民生實事等方面科學合理制定共建清單,各掛鉤單位結合職能認領清單,最大程度發揮工作合力。圍繞敬老助殘、政策宣傳、扶危濟困、醫療健康等內容,積極開展“愛心義診進社區,健康服務暖民心”“文化同行,助力鄉村振興” “齊心協力助創城志愿服務促文明”等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居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共建,下坑社區原來的臭水溝成了風景怡人的口袋公園、多功能停車場;西北社區亂堆亂放,路面破舊不堪的書樓巷,已成書香潑墨,底蘊厚重獨具特色的文化墻風景線;龍鳳社區打造了容納200個車位的多功能停車場,解決了一直困擾社區居民的“充電難、停車難”問題。(永定區委宣傳部 永定區鳳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