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小宣在薌城開展夜宣講,演出節目精彩紛呈,形式多樣;漳州的“文創市集”讓市民游客煙火氣里逛夜市、品美食、看演出,十分美好愜意……今年以來,薌城區聚焦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打造“夜生活+”,助力文明實踐不打烊,把最暖心、最貼心的活動送到群眾身邊。(10月21日 文明風)
隨著各地文明實踐活動的不斷創新,文明實踐工作已不僅僅是白日的喧囂,更是夜幕下的溫馨與活力。在薌城區,一場場以“夜生活+”為載體的文明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無形中推動了社會文明風尚的提升,實現了多贏的局面。
創新文明活動方式,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深刻洞察新時代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樣性與層次性,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時間框架,而是勇于突破,才能更好將文明實踐活動走進群眾內心。薌城巧妙融入夜生活之中。從文藝演出到公益講座,從健康講座到親子互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夜晚的薌城遍地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興趣愛好的群眾需求。
貼心服務傳遞力量,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潤心。在“夜生活+”的文明實踐活動中,薌城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服務的貼心與實效。無論是精心策劃的活動內容,還是細致入微的服務措施,都力求讓群眾感受到文明實踐的溫暖與力量。通過搭建互動平臺,鼓勵群眾積極參與,不僅增進了鄰里間的情感交流,更在無形中傳遞了文明新風尚,讓文明實踐成為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夜市場薌城區各部門開展的“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綻放活力創新未來”文藝匯演及“‘福小宣’在薌城”宣講理論活動,讓大家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賦能增效活動質量,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擴面。不能小看薌城區的“夜生活+”文明實踐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文明實踐的深刻探索。通過創新方式方法,賦予文明實踐新的活力與內涵,有效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提質擴面、賦能增效。漳州的“青年夜校”,以“青年點課+團委選課+專家上課”的形式,進一步深入開展“我為青年辦實事”實踐活動。薌城校區開設了茶藝禮儀、短視頻拍攝、丙烯油畫、形體塑形等多種類型課程,不斷豐富青年夜生活,滿足青年對技能提升的需求。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社會的文明程度,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夜生活+”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讓群眾享受到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體驗,更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多一些政府、社會組織、企業以及廣大市民共同參與,就能更好形成了多方聯動、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更好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和文明程度,為地方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福州文明網 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