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關于“哥哥上北大弟弟輟學賣蘋果”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博主“我叫牛一群”聲稱在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衛城鎮偶遇一名當地男孩小輝,他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在家賣蘋果,哥哥則考上北京大學。視頻內容感動無數網友。然而,經相關部門核查,這一切都是博主虛構的“劇本”,并支付給小輝400元費用進行擺拍。這一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短視頻領域擺拍造假的憤怒與反思,它們以真實之名行欺騙之實。
這并非第一個翻車的擺拍“劇本”,此前已有多個類似的案例,如“涼山孟陽”事件,傳媒公司利用話術和劇本擺拍貧困短視頻包裝網紅,百萬粉絲博主“老陶說真話”因虛假擺拍救人情節被封號……擺拍造假為何屢禁難絕?
網絡平臺的流量經濟模式為擺拍造假提供了土壤。當下,流量成為衡量一個賬號、一個視頻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一些博主不惜編造虛假故事,制造感人場景,以此來吸引網友的關注和同情,帶動大量的轉發和點贊,提升賬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網友的情感需求為擺拍造假提供了市場。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往往渴望找到一些能夠觸動心靈的故事,慰藉自己的內心。擺拍造假通過編造感人的故事情節,讓網友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共鳴,獲得情感上的滿足。當然,這種滿足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之上的,一旦真相大白,網友的感情便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擺拍造假不僅欺騙網友的感情,也對網絡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虛擬并不等于虛假。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應該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之上。擺拍造假的泛濫,讓網友難以分辨真假,對網絡信息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感一旦形成便很難消除,對網絡生態的長期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
擺拍造假還助長了不良風氣。當一些博主通過編造虛假故事獲得大量的流量和關注時,其他博主便會紛紛效仿,形成惡性循環,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被淹沒在虛假信息的海洋中。長此以往,網絡將失去其應有的價值,成為一個充滿謊言和欺騙的場所。
擺拍造假是一顆網絡“毒瘤”,必須全力根除。網絡平臺應加強監管力度,完善審核機制,對于虛假內容要堅決予以打擊。平臺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識別等,對發布的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和審核,及時辨別可疑內容。平臺還應加大對虛假擺拍行為的處罰力度,包括但不限于限制違規賬號的功能、暫時或永久封禁嚴重違反規定的用戶,并將相關情況通報給有關部門處理。
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對于編造虛假信息、制造感人場景的行為,依法進行打擊和整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界定虛假信息的范圍和處罰標準,讓博主在發布內容時有所顧忌。還應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督促平臺履行好審核和管理職責,共同維護一個健康、真實的網絡環境。
公眾也應該提高警惕,增強辨別能力。面對網絡上的感人故事時,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輕信盲從。可以通過多方求證、查證事實等方式,來驗證故事的真實性。公眾也應該積極舉報虛假內容,為打擊虛假擺拍貢獻自己的力量。
擺拍造假編造不出真實,唯有真實的內容才能贏得長久的信任和支持。期待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能夠盡快根除擺拍造假這一網絡“毒瘤”,構建一個健康、真實、可信的網絡環境,讓網絡更好地成為傳遞正能量、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泉州文明網 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