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
23日召開的省委三季度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社會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對下一步工作作出了明確部署,為攻堅四季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激發了動力。
屏山君從會上獲悉,前三季度,福建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三季度經濟數據,要怎么看?
看實體,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向“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4.1%、8.1%;向“優”,縣域重點產業鏈建設、產業數字化轉型、園區標準化建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等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全省新增5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達16個,居全國第6位。
看主體,信心民心持續凝聚。從國慶期間人氣、煙火氣十足的大小景點,到企穩回暖的股市、樓市,企業和百姓對經濟形勢的感知在“升溫”。從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工業用電量、貨運量分別同比增長9.6%、4.3%;從民生“賬本”看,民生支出保持在七成以上,就業、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居民收入同比增長5.2%、與全國持平。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信心,來源于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加力。
這段時間以來,新一輪宏觀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于做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11個方面54條增量政策措施,省直有關部門也推出了一批具體舉措。可以看到,一攬子增量政策給經濟運行帶來積極影響,特別是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進一步堅定了企業信心、改善了市場預期。各地各部門要聚焦堵點難點問題和經營主體關切,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更大力度發揮政策效應。
信心,更來源于一如既往的拼勁。三季度經濟數據有力印證,我國經濟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沒有改變。福建人素來“敢為人先、愛拼會贏”,正是憑借這股勁,福建企業家搏擊商海、無懼風浪、勇闖世界,創造了“一雙鞋、一張紙、一片玻璃、一塊電池”等佳績,也必將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奮斗中創新篇。
現在距離全年收官只有2個多月。福建肩負著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責任。“要對標對表、攻堅沖刺,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省委三季度工作會議明確要求。
把握一條主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政治任務,是貫穿全省各項工作的鮮明主線。要抓好學習領會、研究謀劃、落地落實,扭住新福建建設目標不放松,繼續在“四個更大”上下功夫,闖出新路、奮勇爭先、作出示范、久久為功,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做好“加減乘除”。“加”,要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挖潛能,穩外貿、穩外資;“減”,要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助企業、興產業,惠民生、兜底線,防風險、保安全,著力增強各方面活力;“乘”,要扭住信心、預期這個“乘數器”,穩樓市、促轉型,穩預期、穩市場;“除”,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形成一股合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衡量干部業績好不好,關鍵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要向谷文昌、廖俊波等同志學習,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踐行為民造福的政績觀,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形成奮勇爭先的強大合力,真正創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實績,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
掃一掃,看屏山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