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22日訊 為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豐富青少年科學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近日,平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與科普志愿服務隊走進平和縣國強中心小學、五寨中心小學開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科普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為學生們送上生動有趣的“科技+實踐”科普課堂。
阿爾法機器人和無人機表演
在學生們充滿期待的目光和陣陣的歡呼聲中,阿爾法機器人表演的《青春修煉手冊》和無人機表演拉開了活動的序幕,表演通過編程控制機器人的動作,以讓機器人跟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進行舞蹈表演,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
學生們在志愿者引導下進行科技互動體驗
在科技互動體驗環節,學生們在科技與科普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引導下做沉浸式VR體驗、體驗無人機操控、創意機器人模型等,體驗科技的豐富魅力。“科普大篷車”現場展出了“會導電的布”“手眼協調”“高斯旋律”“千回百轉”等多種科普展品,展品融入了電磁學、光學、力學、聲學等科學知識和科學原理,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為一體,讓學生們驚嘆連連。
在科普講座中,學生們認真聆聽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學習在地震發生時應采取的防護措施等常識,對地震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科普課堂上,科普志愿者通過生動的講解和現場演示,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無人機技術和太陽能“月球車”拼搭模型機械結構,了解它們工作原理和實際應用,激發了他們對前沿科技的興趣。通過動手操作與親身體驗,學生們將課本上的科學知識變成了看得到摸得著的科教展品,在趣味體驗與互動游戲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體驗了一場寓教于樂的“科普盛宴”,“零距離”感受了科學的魅力。
參觀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車
活動還設置了參觀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車環節,科普志愿者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火箭彈的工作原理和組裝過程以及人工增雨的原理和應用。(平和縣科協 平和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