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故里,文脈綿長;群賢畢至,共襄盛舉。
《南溪書院志四種》首發式、朱子古琴音樂會、朱子詩詞大會……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屆考亭論壇在朱子誕育地尤溪縣隆重舉行。2天半的時間里,十多項精彩紛呈的活動,給參加論壇的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緊扣“弘揚朱子文化時代價值 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一主題,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交流研討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實地走訪中品味沈城古韻,用一場思想的盛宴,進一步弘揚朱子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0月16日,第三屆考亭論壇在尤溪拉開序幕。
突出文化性 展示朱子文化豐厚底蘊
朱子文化源遠流長。
10月15日晚,“與君共弦歌”朱子古琴音樂會在尤溪縣沈城影院舉行,序曲《古韻尤溪》帶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走進朱熹與尤溪的歷史淵源。
作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奠定了閩學在中國思想文化長河中的重要歷史地位,不僅是元、明、清歷朝官學,成為影響我國乃至東南亞國家幾百年的主流思想,更為后世留下了炫目的文化瑰寶,后世尊稱其為朱子,與孔子并稱“北孔南朱”。
尤溪作為朱熹的誕生地,有著豐富、得天獨厚的朱子文化資源。
“‘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描繪的是什么;‘勝日尋芳泗水濱’的下一句是什么……”10月16日晚,朱子詩詞大會在尤溪縣舉辦,賽題全部來自朱熹所寫的詩詞,采用搶答、必答、飛花令等形式展開。
本次活動,參賽選手來自三明市11個縣(市、區)的眾多詩詞愛好者,比賽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選手們口若懸河,熟練地作答。即便是那些鮮為人知、頗為冷門的作品,他們也能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將樂選手潘晨、泰寧選手戴智豪等在朱子詩詞大會上的精彩表現,獲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拜……再拜……興……”10月17日下午,尤溪縣實驗小學2024年“釋菜禮”活動在朱子文化園舉辦,400多名師生穿上華麗的漢服莊重地參與活動,深切體悟朱子文化的魅力。
持續挖掘深厚內涵,提高其文化屬性。成立朱子文化研究會、建成大理公園、紫陽公園、十里朱子文化長廊、塑造朱熹塑像、重建南溪書院、拓浚半畝方塘……這些年來,朱子誕育地尤溪縣不斷加強朱子文化遺址遺跡保護的同時,發表了《朱熹的尤溪》《南溪書院志四種》《朱子行跡傳》等20多部10余萬冊研究著作。
“朱熹先關注品德,再關注學業,關注對他人的幫助,關注對社會的貢獻。這教會我們要先涵養自己的品格,再提升自己的學業。”戴智豪說。
“《朱子家訓》是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諄諄教誨,是先輩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加強學習宣傳,以經典潤澤心靈、啟迪心智,涵養文明鄉風。”“朱子讀書會”活動已連續開展30多期,書友共讀朱子著作,交流看法。
傳統文化沁潤人心,與優秀傳統文化對話的過程,是不斷發掘豐富其時代內涵的過程。三明市以朱子廉潔思想和廉政實踐為主題開設廉潔文化課堂,通過培訓推動鄉村黨員干部引領鄉風文明;把朱子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帶動未成年人文明行為改善……
朱子詩詞大會
突出國際性 打造朱子文化交流盛宴
本屆論壇大咖云集,不僅邀請到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還有來自美國、法國、韓國等26名國外學者前來參會。
各分論壇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響起熱烈掌聲。多位外國專家立足各自研究領域,以內涵豐富、精彩紛呈的學術交流研討,呈現了一場朱子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想盛宴。
會通中外,互鑒啟新。論壇期間舉辦的亞洲朱子文化交流簽約儀式,正式推動尤溪縣與南昌大學開展校地合作,進一步深化亞洲朱子文化交流。
“這次簽約可以讓中韓在朱子文化研究方面,重新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恢復朱子學原有的影響力。今后,我們也將定期進行中韓文化互訪活動,持續性地促進文化交流。”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主任介江嶺說。
以朱熹詩文入墨,共繪理學風雅。在朱子詩詞書法名家作品展上,100余件國內外書法名家作品集中展出,其中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地書法名家作品紛紛亮相。
諸體兼備、形式多樣的書法精品讓人眼花繚亂,引得觀眾紛紛駐足品鑒。只見有的老辣蒼茫、樸實深沉,有的安和舒緩、不激不厲,用筆墨丹青為傳承弘揚朱子文化架起了一座溝通橋梁。
秋陽高照,祭旗獵獵,禮樂和鳴。10月17日,紀念朱熹誕辰894周年祭典大幕正式拉開,主祭儀式在新落成的朱子文化園二期集成殿進行。
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嘉賓、學者、朱子后裔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加祭典活動,慎終追遠,禮敬先賢圣哲。
古樂悠揚,莊重肅穆。祭典活動由進場、開殿、初獻、亞獻、終獻、飲福、賜胙等十個部分構成。擊鼓奏樂起祭舞、敬獻祭品、恭頌祝文、全體與祭人員向朱子像行拜禮,齊聲誦讀《朱子家訓》,深切表達對先賢圣哲的緬懷之情。
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教授朱光鎬參加祭典后,心情激動。“朱子誕辰祭典的禮制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同時,作為朱熹的后裔,我非常感謝當地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建設朱子文化園的辛勤付出。”朱光鎬說。
如今的“朱熹祭典”是尤溪縣結合歷史資料進行研究挖掘,進一步完善而來,并于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朱子誕育地,尤溪在朱子誕辰日舉辦祭典活動已成為海內外朱子文化傳承中的一大盛事。
朱子文化遠播海外,是世界性的文化遺產。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尤溪舉辦的考亭論壇、朱子誕辰祭典等活動,讓朱子文化更加具有“世界性”“國際范”。
朱子古琴音樂會
突出大眾性 迸發朱子文化創新活力
太古之音,穿越千年而來,走入尋常百姓家。
伴隨著悠揚的琴聲,“與君共弦歌”朱子古琴音樂會,通過古琴與簫、箏、鼓、箜篌等樂器合奏的方式,以朱子生平事跡為時間軸,結合情景、詩詞、舞蹈等元素,分《琴韻》《琴思》《琴愁》《琴懷》四個篇章,演繹“朱子清音”。
“這場音樂會,從舞美設計、樂曲結構、編導等都設計得非常精妙,讓大家在欣賞優美樂曲的同時,對傳統的歷史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古琴演奏家張子盛表示。
配合演奏的11名古琴愛好者來自尤溪,是當地傳承朱子古琴文化的代表。經過多年積淀,尤溪成立了朱子古琴社、古琴協會,舉辦古琴公益班,向中小學贈送古琴,推動古琴文化進課堂,舉辦各類古琴演奏會,古琴文化文脈深廣。
“朱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學家,同時還是古琴音樂家、詩詞家。讓尤溪當地的干部、群眾一起參與本次音樂會,就是希望朱子文化的傳承和根植能夠更讓人記得住、看得懂。”尤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邱建蓉介紹。
音樂會現場,琴聲悠揚,掌聲不斷。活動還通過線上同步直播,讓更多市民領略朱子文化的蘊涵。“深受震撼,表演得非常好,自己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市民李明樂說。
金秋時節,舉辦考亭論壇的三明處處再次掀起了“朱子熱”:市民積極參與考亭論壇系列文化活動;游客到南溪書院、紫陽公園、朱子文化長廊“打卡”;文公筆筒、天光云影硯、朱子家訓手卷等朱子文創產品在文旅場所隨處可見。
在朱子文化園“熹寶尤禮”文創店內,市民、游客扎堆選購以“熹寶”(少年朱熹)為主題創作的晴雨傘、抱枕、水杯、木制書簽等50余種文創產品。
“虧哇(尤溪話:高興)”“系俏(漂亮)”“系雷嗐(厲害)”……“熹寶愛說尤溪話”動畫表情包,以童年朱熹為人物形象,配以詼諧幽默的尤溪話和形態可愛的動作表情,備受網友歡迎,在微信聊天對話中高頻使用。
“我覺得這次論壇的文創產品做得非常出色。”南開大學哲學院副院長、教授盧興表示,文創產品作為文化的新載體,不僅展現了尤溪朱子文化的獨特魅力,也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完美結合。
“朱熹為啥這么厲害”“朱子理學就是一場接力賽”“朱子的教育思想”……尤溪縣組織“混知團隊”策劃用漫畫呈現朱熹思想,通過漫畫降低閱讀難度,激發讀者興趣,成為讀者輕松學習朱熹理論知識、背景與價值的“教材”。目前已完成《半小時讀懂朱熹》《朱熹的朋友圈》《朱熹生平》等作品的創作。
制作微電影、微視頻、動漫、音頻,朱子IP品牌形象被不斷賦予更加鮮活的力量。
三明的綠水青山孕育了朱子文化,而朱子文化又給予了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滋養。在傳承中激活朱子文化生命力,在發展中迸發朱子文化新活力,講好朱子故事,正為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