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秀傳統文化插上“活化”之翼,2024年朱子文化周10月14日在建陽考亭書院舉行。朱子文化周系列活動,旨在增進對朱子文化的認識、認知、認同,讓朱子文化成為滋養心靈的源泉,樹立起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堅定自信。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中國孔子基金會朱子文化專項基金發布儀式、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朱子文化數據庫發布及朱子書房開放活動。(東南網 10月15日訊)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朱子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的文脈和寶貴文化遺產,更是福建文化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因此,多維度增強朱子文化生命力是當前相關部門應該攜手做好的工作。
講好朱子文化故事,激發其生命活力。朱子文化源遠流長,如何在今天把其講深講好,講得可敬可愛又吸引人,激發朱子文化的活力是關鍵。今年暑期,南平開展朱子研學相關活動26場,累計接待海內外專家學者、青少年學生近2000人。建陽考亭打造卡通朱子“福”文化數字IP館、武夷山市五夫鎮打造朱子文創轉化的鄉村振興館、政和云根書院朱子閣打造“茶竹空間”……朱子文化正在用起來、新起來、活起來中融通發展,譜寫新篇。
守正創新朱子文化,為八閩文脈強筋健骨。教育是最好的傳承。南平各地學校還通過編寫校本教材,圍繞朱子孝道、學貴立志、朱子家訓等課程教學內容,利用早讀與課后服務時間帶領學生了解、親近、愛上朱子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松溪學子心中“生根發芽”。近年來,南平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文化強省戰略部署,統籌推進朱子文化研究、保護、教化、交流、傳播五大工程,成功舉辦兩屆考亭論壇,省級朱子文化(南平)生態保護區獲批設立,精品劇目《大儒朱熹》成功演出,“朱子之路”研學活動規模大幅提升,考亭古街·武夷夢華錄、五夫鎮朱子文化園等優質品牌項目已成為南平文旅產業新的增長點,為朱子文化傳承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融合多方資源,不斷壯大朱子文化。此次朱子文化周活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將發揮好傳播作用,讓更多海外僑胞切身感受南平的歷史文化之韻、自然生態之美。福建通過聚集社會力量,進行對朱子文化的研究闡釋、交流傳播,讓朱子文化更好立足獨特資源稟賦,多層次激活生命力。近年來,南平市選取朱熹園、考亭書院、五夫社倉等第一批10余處朱子文化遺存遺跡,串珠成鏈、系統集成,打造環武夷山國家公園朱子廉潔文化帶。如此多維度提升閩北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讓朱子文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新標桿。(倉山區委文明辦 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