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環海的澳角村。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馬鑾灣位于東山島東部偏北,沙灘邊的木麻黃防風林、徒步棧道等基礎建設已十分完善。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東南網10月1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趙文娟)
溫暖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澳角灣海域環境和村容村貌,詳細了解海鮮干貨和漁獲產品交易情況。得知不少海產品購銷兩旺,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習近平很高興。他對紛紛圍攏過來的村民和漁民們說,你們村我23年前來過,至今記憶深刻。這次來看到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新時代新征程農村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農民會有更加火熱的生活。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考察,察看澳角灣海域環境和村容村貌,詳細了解海鮮干貨和漁獲產品交易情況。
走進澳角村,島礁星羅棋布,漁船豐收滿倉,游人踏浪嬉戲,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澳角村立足“海”的優勢,推動海洋捕撈、水產品養殖、海產品加工、電商微商、鄉村旅游等五大主導產業協同發展,走出一條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新路子。
200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經來過這里。時隔23年,看到鄉村發生了巨變,他深感欣慰。他說,新時代新征程農村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農民會有更加火熱的生活。
“澳角生態好、風光美”
習近平總書記在澳角村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村莊南部的興海大道。前方是澳角灣,村民稱為“前江”;后方是一排三四層獨門獨院小洋房。
總書記下車后,村黨委書記林華忠當即迎上去。天朗氣清,海面景象一覽無余。林華忠指了指海上兩座奇特的島嶼:“近的是虎嶼,如猛虎伏地;遠的是龍嶼,似巨龍橫臥。”
澳角村地處東山島東南突出部,東海和南海交匯處,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從地圖上看,南北各有一處月牙形天然海灣,即澳角灣和烏礁灣。龍、虎、獅、象四座小島嶼鎮守東南,組成奇妙的“海上動物園”。
藍天白云,海風輕拂,白浪逐灘。總書記直夸這里生態好、風光美。林華忠向他講述起澳角灣的生態蝶變。
澳角人向來靠海吃海。有一段時間,近海水產養殖快速發展,一些養殖戶為追求數量和規模,在海岸私搭亂蓋,垃圾污水直排入海。興海大道前的這片海域,海帶、鮑魚吊養曾經比比皆是,海面上漂浮著泡沫浮球,沙灘上夾雜著泡沫粒,漲潮時海漂垃圾甚至會沖到村民家門口。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當地推進海灣生態治理,劃定禁養區與可養區,引導養殖戶有序向可養區集中,用新型環保塑膠網箱、塑料浮球升級替代木質漁排、泡沫浮球等傳統養殖設施,改善海洋生態環境,重建海上生產秩序。同時,當地還建立了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處理體系,在全島推行城鄉污水一張網收集處理機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起初,部分群眾難免不理解。這時,林華忠總會帶著他們爬上村東頭的大肉山。山上,當年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百姓治理風沙種下的木麻黃,如今早已郁郁蔥蔥,守護著一方水土一方人。“谷文昌老書記帶領東山人民打下的‘生態家底’,我們沒有理由不守護好。”一場精神洗禮,讓村民心中的綠色種子重新萌發。
慢慢地,保護生態環境成為自覺行動。如今的澳角,水清灘凈、魚鷗翔集的生態本底重現;人海和諧、富美與共的和美畫卷又見。總書記頻頻點頭,為當地海洋生態保護成效點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澳角,碧海銀灘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林華忠說,生態環境好了,澳角村變靚了,游客多了,經濟也更活絡了。
沙灘寬闊綿長,海水清澈如鏡,漁港迂回曲折,海上田園風光獨樹一幟;古民居、古寺廟與古榕樹交相輝映,漁村古樸風情別具一格……這些年來,憑借生態優勢與日臻完善的基礎配套,澳角村先后摘得全國文明村、全國最美漁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榮譽。向往詩和遠方的游客紛至沓來,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賺到了旅游錢。
“保護好生態環境,向生態環境要發展。”林華忠說,澳角村將牢記囑托,努力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建設美麗生態新漁村不懈努力。
“這次來看到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
沿著興海大道,海風習習。故地重游,熟悉的場景,歷歷在目。
“你們村我23年前來過,至今記憶深刻。這次來看到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習近平總書記對紛紛圍攏過來的村民和漁民們說。
聽到總書記這番話,大家心里既溫暖又激動。
林華忠指著對面的一幢三層別墅,興奮地說:“總書記,2001年您來澳角村時,去的就是對面這戶人家!”
2001年7月15日,在村民郭漢棟的三層新居里,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座談會。
時任澳角村黨支部書記林亞民,在會上講起村里從“三不起”到“四看”的蛻變:“以往‘報紙訂不起、電話費交不起、煤油燈點不起’,如今‘看海面滿港新船,看地面滿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蔥蔥,看人面喜氣洋洋’。”話畢,全場都笑了起來。隨后,一行人上樓參觀。到了三樓,憑窗遠眺,習近平描繪起新的小康藍圖:“以后農村的政策會一年比一年好。”
時隔23年,郭漢棟在澳角漁港碼頭又見到了總書記,內心感慨萬分。“我就站在總書記對面,臨別時,我還和他握了手。總書記的手很溫暖,讓我感到關懷和力量!”郭漢棟說。
這些年,郭漢棟一直生活在澳角村。家門口的變化,讓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總書記當年說的“以后農村的政策會一年比一年好”。
“村村道路相連,路面越來越寬。家門口的興海大道從水泥路升級為柏油路,變成了旅游觀光大道。村里的小學也越蓋越漂亮……”說起村里的變化,郭漢棟贊不絕口。
當年的澳角,是小康村的典型;如今的澳角,同樣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走前頭。
這些年,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公交車開到家門口,澳角小學獲評“漳州市溫馨校園”,媽祖文化公園三期、全村創城環境提升、大茂山自然村路等惠民工程接連落地……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2005年以來,澳角村連續6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并先后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
“我向總書記匯報,澳角村大多數村民的生活已經從早先的‘三不’到后來的‘四看’,現在已經變成了‘四有’:‘家里有別墅,城里有套房,出門有小車,銀行有存款。’”林華忠說。
從“三不起”到“四看”,再到“四有”。澳角村的華麗蝶變,也是東山縣牢記囑托、奮勇前進的縮影。
近年來,東山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城鄉共融、共富共美”的全域振興新路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自來水”“城鄉污水一張網收集處理”。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居民都能在5至15分鐘的生活圈內享受幼兒園、小學、衛生院、市場、農村幸福院等一應俱全的公共服務。去年,東山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01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65元,收入比縮減至1.5。
“一定要充分發揮優勢,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休漁期已過,澳角漁港又熱鬧起來了。傍晚時分,漁港內桅檣林立,一艘艘現代鋼制船漁獲滿倉,歸港停泊。沙尖魚、小紅娘魚、墨魚……鮮美的東山海產源源不斷“上岸”,即將通過全程冷鏈運輸“游”向全國各地百姓餐桌。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澳角漁港碼頭,正在攤位上賣魚的許亞雪激動地小跑到跟前,向他推介起了東山海產品。
“總書記笑著說,他在福建工作的時候,就多次來到東山,吃過這里的海鮮,巴浪魚干配稀飯的滋味至今回味無窮。”許亞雪沒有想到,總書記對當地土特產如數家珍。
一路看,一路回憶,一路交流。
“總書記對大家說,自己很早就來過澳角村,覺得這里很好,很有發展潛力。”一旁的林華忠,牢牢記下總書記的囑托,“他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澳角有資源優勢,一定要充分發揮優勢,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重要性。
在福建工作時,他親手推動培育茶葉、水產、花卉苗木等七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福建農業多樣性資源豐富,多樣性農業特點突出,要切實加快特色現代農業建設;2021年來閩考察時指出,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
擁有海洋資源優勢的澳角村,始終牢記囑托,在耕海牧漁中,走上了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特色振興路。
“早年,澳角漁民討海靠的還是人力小竹排。”許亞雪的丈夫盛來順出身于漁民之家。他說,閩南人常說“行船走馬三分命”,曾經的澳角人用一葉扁舟托舉起全家的生計,生活異常艱險困苦。
改革開放以來,村里開啟了一場傳統漁業現代化轉型之旅:率先實行漁業生產責任制,推動傳統人力小竹排改為柴油機動力木質漁船;引入金融活水,引導廣大漁民將木質漁船再升級為現代鋼制漁船;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國家一級漁港,從近海捕撈走向廣闊的深遠海;成立海上黨支部,提供安全生產、海上救助、漁船管控等服務。除了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產業也逐漸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粗放走向集約。
全村現有大馬力鋼質漁船上百艘,對蝦、海帶、紫菜養殖基地100多家,水產品加工企業數十家,“海上糧倉”越發豐盈。去年,澳角村海洋捕撈年產值達3.3億元,海上養殖年產值約3.7億元。建設現代化富美漁村的夢想,正照進現實。
眼下,澳角又有了更大的夢想。林華忠說,當地正在建設國家中心漁港,以此為依托,大力發展遠洋捕撈;以現代科技賦能水產養殖,培育水產種業“芯片”,加快突破養殖技術瓶頸;利用對臺區位優勢,引進臺資臺商,為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補鏈強鏈;打響澳角水產品牌,著力拓展東南亞、歐美等國際市場。
“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
在澳角漁港碼頭旁邊,沿街許多房屋門前掛起了海鮮電商的店招,形成富有特色的電商一條街,每天都有一大批冰鮮和海鮮干貨從這里發往全國。
“總書記走到攤位前,仔細看了鰻魚干、鮑魚干、巴浪魚干等產品。他還問,巴浪魚現在價格怎么樣,我回答價格還不錯。”返鄉創業青年許玉冰說。
2012年,許玉冰大學畢業后回到澳角村,進入水產品精深加工的新賽道。2019年,許玉冰乘上農村電商的東風,開啟“產品+電商+人才”新模式。如今,公司單場直播最高營業額100萬元,年產值從8000多萬元增加到5億元,連續多年被評為縣里的納稅大戶,還帶動本村和周邊村民800多人就業。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柞水縣金米村考察時曾指出:電商不僅可以幫助群眾脫貧,而且還能助推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來自遠山的囑托,海邊漁村有回響。這些年來,澳角村越來越多漁民上岸當主播,現在全村有117家海鮮電商,電商產業人才達530多人,日均發貨量超2000件,去年銷售額達3.5億元。村里還成立了電商黨支部,號召村級電商大戶、青年電商創業者組建電商產業先鋒隊,為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和外來客商入駐發展提供服務。
隨著電商生意越做越紅火,村里打造起民宿電商旅游一條街,成了一道獨特景觀,吸引無數游客慕名而來。
乘著文旅熱的東風,澳角村依托濱海旅游資源優勢,不斷推動漁旅深度融合,先后打造了媽祖文化公園、海上餐廳、海峽藝術館、電商旅游一條街等旅游項目;配套推出海上觀光游艇、近海作業體驗船等項目,供游客體驗從捕撈、海釣到加工烹煮的全過程;培養發展民宿40多家,共有600多個床位。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民宿幾乎每天爆滿,游艇、餐飲業業主忙得不可開交。
昔日小漁村變身“人氣網紅村”,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2023年,澳角村社會總產值達15.5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7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萬元。
融合發展,全域旅游煥發新生機。作為全國第七大、福建第二大海島,東山堅持走漁旅深度融合的路子,擁有中國優秀旅游縣、中國最美旅游特色小城、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等榮譽。
“總書記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東山未來的發展趨勢很不錯,要我們好好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等特色產業。他還叮囑我們,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林華忠說。
海風輕拂,彩霞流光,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澳角漁港碼頭,對東山和澳角滿懷期許。大家簇擁著總書記,認真聆聽。
殷殷囑托,情深意長,催人奮進。
“總書記的期許有如航標,指引著澳角揚帆再起航。”林華忠表示,澳角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繼續圍繞海洋捕撈、水產品養殖、海產品加工、電商微商、鄉村旅游五大主導產業,做好“海”的文章,特別是要著力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配套,打造全域旅游,還要吸引更多有知識、有眼界、有創新、善經營的年輕人來澳角創業,大家齊心協力打出鄉村振興的澳角品牌,不辜負總書記對東山和澳角的期許。
澳角灣的海浪與晚霞,永遠銘記這溫暖一幕——
臨別時,總書記對大家說:“祝愿你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干部群眾依依不舍,紛紛圍攏過來,向總書記發出熱情邀約:“歡迎您再來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