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至,平安伴歲長,九九之日,登高而望,歲歲與天高。重陽佳節,亦稱老人節,逢九月九日,雙九疊加,故名重陽。又因“九九”諧音久久,而九乃數之極,寓長久長壽之意。
尊老敬老,乃中華五千年文明之血脈,綿延不絕。然而,這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深刻體悟老年人的內心需求,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領悟生命的價值。在重陽佳節之際,讓尊老敬老的風尚如陽光般灑滿每一個角落,溫暖老人的心房。
禮遇老者,始于細微。重陽之日,秋山如畫,親人相伴,如意常安康。重陽節正是我們向長者表達敬意與關懷之時,快節奏的生活,常使人忘卻與長輩共度時光。我們應當主動關心親近,關注長輩所需,例如在生活瑣事上多一些關心,多一些耐心教老人使用智能設備,幫助長輩跟上時代的腳步,或前往郊外、公園,攙扶著年邁的長輩,共同攀登高峰,不僅鍛煉了身體,更增進了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其感溫暖與關懷。如此長者方能深感其心中之重,共度一重陽,皆有所得。
孝敬長輩,始于傾聽。人生之美,莫過于夕陽之紅;世間之美,莫過于夕陽之花。與長輩共度,非但責任與義務,更是一種幸福與滿足。應當自此始,以實際行動,傳遞對長輩之關愛與敬意,使其心暖如春,樂享天倫。重陽之日,乃表達孝心之良機。長輩所需,非唯物質之滿足,更需精神之陪伴。與其以物質為孝,不如以心相交,傾聽其心聲,了解其所需,與長輩共敘,了解其思想,關心其身體,分享彼此之喜怒哀樂,一通電話,一句問候,一次陪伴,一頓家常,皆能使其深感關愛與關心。
倡導尊老之風,始于“為老”之行。重陽之際,除關愛身邊老者與孝敬家中長輩外,更當積極倡導尊老之風,使全社會皆能給予老者應有之尊重與關懷。新一代的青年,當積極參與關愛老者的文明實踐活動,為他們講解防詐騙知識,或是組織文藝演出,為老年人送去歡聲笑語,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舉辦敬老宴,邀請社區內的老年人歡聚一堂,品嘗美食,共度佳節,使其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傳遞尊老敬老之價值觀,使“為老”志愿成為一種風尚,融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構建一個充滿關愛與尊重的社會環境。
歲月悠悠,重陽又至,溫暖守候,情意綿長。尊老敬老愛老,非僅重陽之日,而應貫穿日常生活中,以細微之行動,傳遞無盡之關懷與愛意。在這個屬于老人的節日里,讓我們共同傳承尊老敬老的美德,讓愛如陽光般溫暖每一個角落。(涵江區委文明辦 阮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