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劇用福州話怎么講?”“閩劇的角色分為哪幾種?”10月6日,“強國復興有我”閩侯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匠心傳承 志愿同行”非遺研學活動在閩侯縣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閩侯文藝家之家舉行。
“想要了解閩劇,還是要從福州話說起。”當天為小學員們授課的主講人、閩劇非遺傳承人之一的劉春玉如是說。隨后,劉春玉換上閩劇服裝,為學員們介紹著閩劇花旦的練習過程,孩子們也就此理解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含義。
現場,劉春玉還邀請幾位小學員一同上臺體驗閩劇特色服飾,學習水袖的用法、步態和行禮等經典動作。在劉春玉的指導與講解下,小學員將害羞、行禮等動作學得有模有樣,連身段、表情、眼神都十分到位。舉手顰眉間,喜怒哀樂盡情展現。
伴隨著優美的閩劇曲調,身穿一襲藍衣,扮相精致俊朗的青年演員換上小生裝扮后,手持一把畫扇緩緩走來,驚艷了在座每一個學員,引得贊嘆連連。精彩的表演、優美的唱詞,使得學員們目不轉睛地屏息凝視,沉浸在閩劇文化的學習之中,深刻感受閩劇藝術的魅力。
“以前不知道閩劇表演可以這么有趣且豐富,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學到了很多關于閩劇的知識,還有閩劇的唱腔和身段等,希望今后還能多舉辦類似活動!”現場一學員說。
據了解,閩劇研學只是本次研學活動的一個課程。研學活動還包括閩侯傳統竹編工藝研學、閩侯剪紙研學等課程,活動將持續至10月7日。
“本次舉辦非遺研學活動,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熱愛非遺文化,更直觀地感受非遺的魅力,了解其中的精髓,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本次活動由閩侯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閩侯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閩侯縣婦女聯合會、閩侯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閩侯縣文化館、閩侯縣非遺保護中心承辦,閩侯新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協辦。(閩侯縣委宣傳部(文明辦) 遇見閩侯 陳楓 施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