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9日訊 近年來,延平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文明新風正氣,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金秋九月,大地流金,走進離城不遠的西芹鎮,一股文明新風迎面撲來,該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心組織策劃“移風易俗樹新風,文明風尚我先行”主題系列活動,通過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新時代文明新風,營造出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強化宣傳引導,深入群眾“接地氣”
“過去,我們辦一次喜事,家底就會被掏空,現在我們辦大事也不攀比了,事兒辦得順當,也沒花多少錢,挺好。”坑布村的村民康華文笑著說。近年來,西芹鎮積極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一方面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讓“婚事新辦 喪事簡辦”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采用“小視頻+小傳單”的多元化宣傳模式,鼓勵村民自覺抵制高額彩禮,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爭做文明新風的實踐者和引領者。
志愿者在為群眾解讀宣傳單上內容。白沁玉攝
組建宣講隊伍,加強學習“提心氣”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西芹鎮以“提高轄區社會文明程度”為目標,成立福小宣·閩北講習班·芹語講壇——西芹鎮宣講小隊。該小隊巧妙利用“名人”效應,邀請新時代宣講師、“身邊好人”等,在全鎮范圍內組織起21支移風易俗宣講小隊,他們以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樹立文明新風為主題,引導群眾積極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等文明新風,培養勤儉樸實、文明健康的生活作風,樹立綠色、文明、生態的生活理念。2024年,移風易俗宣講小隊開展宣講120余次,參加群眾600余人。
宣講小隊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白沁玉攝
搭建文化平臺,用活陣地“聚人氣”
西芹鎮緊抓“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大力推動鄉村文化事業發展,以農村文化廣場建設為抓手,積極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平臺。通過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將移風易俗、黨的政策理論等內容融入南劍戲、坂山曲藝、畬歌等傳統藝術形式中,使“非遺”煥發新活力,成為傳播新理論、新思想的重要載體。2024年,依托鄉村大舞臺,成功舉辦“村晚”大聯歡、“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大型文藝活動7場,將田間地頭、農家宅院轉變為理論宣講的生動課堂,讓“鄉村大舞臺”成為展現鄉風文明新風采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西芹鎮將繼續深化“移風易俗樹新風,文明風尚我先行”主題活動,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和方法,拓寬宣傳渠道和覆蓋面。同時,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延平區委文明辦 延平區西芹鎮 白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