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錯落的青磚黛瓦房、干凈整潔的青石板路、風格獨特的廟宇樓閣......近年來,古田縣杉洋鎮依托藍田鄉約堂,圍繞婚育新風、敬老孝老、厲行節約、普法宣講等四大主題開展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讓藍田鄉約堂成為外來游客的必到“打卡”地。
文武古鎮 過化名區—奎光閣
積分賦能文明,鄉村更加溫馨
在藍田鄉約堂的積分兌換現場,一片熱鬧歡騰的景象。村民們手中拿著用積分換來的生活用品,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沒想到我們平時應該做的一些事還能換來這么實在的東西,真好啊!”村民們手中拿著一桶食用油和一包洗衣粉,興奮地和身邊的人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小小積分制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為建設美麗文明的杉洋貢獻自己的力量。
千年古鎮 鐘靈毓秀—杉洋鎮
藍田鄉約堂長年設置文明積分榜,將參與志愿服務、保持住房整潔、出行言談有禮、踐行宴請新風等等納入積分體系,根據文明積分情況每半個月評選一次“星級文明戶”,分為“一星”至“五星”,文明積分累計可以兌換大米、食用油、洗滌劑等生活用品,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向美,串聯起群眾孝老敬親、和睦鄰里、擯棄陋習、扮靚家園的“文明譜線”,涵養新時代文明新風尚。今年以來,已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17次,總計評選出“五星級”星級文明戶500余人。
移風易俗破舊習,文明新風潤民心
“鄉親們,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是為了探討一下如何破陋習、樹新風,讓我們的鄉村更文明、更美好。”這是杉洋鎮的宣講員在藍田鄉約堂開展的一次移風易俗宣講。他用生動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著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以及高額彩禮給家庭帶來的沉重負擔,現場氣氛逐漸熱烈起來,村民們也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普法宣傳活動
藍田鄉約堂圍繞誠實守信、天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社會現象,直接與群眾面對面,定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宣講,讓群眾在歇腳娛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理念,形成新風尚。今年以來,杉洋鎮在藍田鄉約堂陸續開展“移風易俗,文明殯葬”“移風易俗,巾幗先行”“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等活動16場次。同時組織司法工作人員、公益律師走進藍田鄉約堂,播放婚戀、彩禮庭審案件案例,再以通俗的語言解讀,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婚姻觀、彩禮觀。近年來已有8位法律人士參與其中,釋講案例19個。
傳承傳統文化,踐行“藍田鄉約”
每年春節前后,藍田鄉約堂熱鬧非凡。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福”文化系列活動輪番上演。“古鎮凝墨韻,藍田沐春暉”......書法家和青少年齊上陣揮毫潑墨,為群眾帶去火紅溫暖的新春祝福;人山人海的“迎坪”踩街,是杉洋鎮每年元宵節等開展的精彩民俗巡游表演;“龍樁拳”的傳承讓現在的青少年更深刻感受到古鎮的文化魅力。這些活動的開展讓群眾的精神生活得到不斷充實,文明風尚不斷提升。
書春送福精神文明活動
特別是在藍田鄉約堂開展的敬老孝老活動很受群眾歡迎。9月11日,杉洋鎮開展“情滿月圓,歡度中秋”活動,教授60余位老年人制作手工燈籠,開展博餅活動,其樂融融。近年來,杉洋鎮政府以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等為契機,開展“敬老周”系列活動,舉辦猜燈謎、包湯圓、包粽子等節日特色活動,組織老年人集體過節,為老年人提供打掃衛生、剪發、義診等服務,讓青年人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踐行和感悟“藍田鄉約”,傳承藍田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
近年來,藍田鄉約堂作為杉洋鎮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充分發揮宣傳教育作用,激發了村民的道德自覺,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作為村民議事的重要平臺,村民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參與鄉村的治理和發展,傳承了鄉村文化的紐帶,向外界展示鄉村的獨特魅力。(寧德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