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國家民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22日聯合舉辦“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婚禮在北京主會場、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9個分會場同步進行,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的5100多對新人參與這場規模盛大的中式集體婚禮。(9月22日新華網)
萬名新人通過視頻連線完成婚禮儀式,共同許下風雨同行、相知相守、家風潤心、向上向善、修身立業、胸懷家國的幸福誓言;將傳統文化、移風易俗等家庭文明建設內容融入集體婚禮相關環節,傳承民族婚俗禮儀文化;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代表和金婚伉儷代表等為新人們送上美好祝福……美而不奢、簡而不陋,浪漫又文明、莊重又喜慶,婚嫁新俗拉滿儀式感,“中式浪漫”讓愛情回歸質樸,讓婚姻回歸本真,引領新人做中華家庭美德的傳承者、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領者、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踐行者。
婚俗改革樹鄉村“新風”。婚禮蘊含著對未來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高額彩禮、大操大辦、低俗婚鬧等不良婚俗,讓傳遞幸福的婚禮變了味。2021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4年對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提出工作要求,民政部門分兩批次確定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持續開展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問題治理。河南省博愛縣指導各村將婚事新辦簡辦寫入村規民約,甘肅省白銀市對婚宴規模、酒席標準等作出原則規定,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將反對大操大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各地各相關部門持續發力,推動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婚嫁新風尚正逐步形成。
專項治理給愛情“減負”。高額彩禮不是婚姻美滿的保證,更不是衡量愛情的“籌碼”。相關部門聽察民意、順民心,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治理行動。農業農村部推廣高額彩禮治理“一張圖”工作流程,全國婦聯確定了64個移風易俗工作試點,43.9萬個行政村完成村規民約制修訂,把婚事新辦簡辦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倡導“零彩禮”“低彩禮”,實行清單化“限高”,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倡導性標準、約束性規范。不少地方發揮村(居)民自治組織、紅白理事會的作用,為村民提供流程安排、證婚邀請、場地提供、組織志愿者等幫辦服務,引導廣大群眾成為移風易俗的參與者、踐行者、受益者和推動者。
特色婚禮為幸福“加碼”。各地創新舉辦集體婚禮、低碳婚禮和公交婚禮等特色婚禮,涵養家國情懷,增添甜蜜元素,激活幸福因子,助推婚事新辦、儀式從簡、文明節儉蔚然成風。南京市秦淮區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不僅在夫子廟核心景區開設婚姻登記點,還打造了面向秦淮河的室外頒證基地,滿足新人個性化需求;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創新“特邀嘉賓”見證婚禮環節,將當地特色地域文化融入婚俗新風建設,邀請道德模范、農村“五老”等擔任“特邀嘉賓”出席集體婚禮;多地組織新人共栽“甜蜜樹”、同育“幸福林”,眾多有新意、有創意的新式婚俗“簡約不減愛”,既有效減輕了婚嫁負擔,又讓婚禮更具紀念意義。(安溪文明網 范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