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5日訊 近年來,德化以入選福建省首批“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試點縣”為契機,探索實施“大城引領、跨鎮聯建、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打造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模式,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其中,作為西南六鎮“跨鎮聯建”的一員,大銘鄉緊扣縣委“三爭”行動、“提標增效”行動的部署要求,深入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戰略,大膽改革、探索創新,將資源特色轉化為產業活力,形成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合力,培育城鄉文明新風,提高城鄉文明程度。
大銘鄉生姜文化旅游節,生姜王評選現場。大銘鄉 供圖
資源整合一體化,注入產業“新動力”
大銘鄉著眼全縣資源稟賦和特色,多維引領,加大扶持,推動以生姜為主的產業“從無到有”。
規劃引領,定位產業方向。主動跳出“大銘”發展“大銘生姜”,把全縣的生姜資源納入發展視野,聯合周邊鄉鎮建立生姜產業發展聯盟,規劃設立“西南六鎮”生姜集散中心,實行“四個一”服務生姜發展機制,推動形成布局科學、規劃合理、共建共享的生姜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在鄉域內,把“產業振興”建設與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關規劃銜接,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布局,確立了建設“生姜小鎮 文旅大銘”的戰略發展目標。
產業引領,加速產品孵化。樹立“小鄉鎮也能有大作為”的執政理念,開展產業發展大調研大討論,專門成立鄉黨建引領促生姜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和黨建引領、招商引資、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品牌宣傳、基地建設等六個專項小組,提出具體舉措,全力進軍生姜二產三產。
政策引領,注入產業動力。以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強鎮為契機,統籌用好2000多萬元各級各類政策性資金,用于種植規模、投入機械設施、用地用林保障、人才支撐、科研服務等方面,支持群眾參與發展生姜經濟。
“山海協作?鄉村振興聯建”共建簽約現場。大銘鄉 供圖
黨建引領跨鎮聯建,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為全面推進黨建引領跨鎮聯建工作,大銘鄉全力推動“村社”結對共建,探索推行“三聯三促”共建機制,積極構建城區與農村黨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格局,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建立跨鎮黨建聯盟。大銘鄉通過各村之間成立黨建工作聯盟,定期交流經驗與做法,推動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如,大銘鄉大銘村與龍潯鎮鵬都社區結對,采取“黨委政府搭臺、聯建村社唱戲”的方式,建立村社聯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定期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入黨月”集中培訓等黨內活動,推動城鄉融合、協同發展。截至目前,召開村社聯建工作會議2次,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7對,聯合開展黨紀學習教育2場次,共同研究聯建共建事項12條。
城市優質資源反哺農村。在黨建引領下,大銘鄉共同策劃和實施鄉村振興項目,整合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推動農業產業鏈的整合與提升,實現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10多個縣直部門聯系掛鉤實踐所、站,定期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移風易俗等文明創建活動,結合“我在鄉間有畝田”和“我在城區有資源”等載體,積極探索“黨建+文明”“黨建+金融”共建模式,推動城市優質資源反哺農村,助力農村振興發展。如,德化縣氣象局與大銘鄉共建開展“數字氣象進鄰里 防災科普入民心”文明實踐活動;通過龍潯鎮鵬都社區牽線搭橋,泉州銀行德化縣支行與大銘鄉建立整鄉授信合作關系,創新推出“生姜貸”“人才貸”等信貸產品,支持生姜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姜產品加工生產、農村旅游服務、農業貿易等產業發展。
聯合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立足大銘村流入城關人口中有26戶147人居住在鵬都社區實際,選派一名村干部到社區跟班掛職,協助開展社區治理、綜治平安等工作,聯合舉辦志愿服務、愛心食堂等活動,用文化認同來增進黨員干部和群眾之間的關系。截至目前,村社班子共同參觀學習生姜文化園等場館2次,舉辦愛心食堂活動1場次,聯合調解矛盾5件。
“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活動現場。大銘鄉 供圖
服務常態化聯動,培育文明“新風尚”
大銘鄉以服務需求為發力點,推動片區資源、要素、服務優化配置,聯動共享,不斷提升村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實行全域服務。建設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3個,實行片區全域代辦服務,今年來共為群眾幫辦代辦105件,真正讓群眾“只跑一次”。依托西南六鎮的片區力量,建立共建清單、供需清單、問題清單“三清單”,聯合開展矛盾調處、森林防火、巡回醫療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樹典型育新風。定期組織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各村莊、社區之間的文化互動和社會認同,增強居民的參與感與歸屬感,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為文明新風注入新的活力。特別是在推進移風易俗,健全一約四會,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喪事簡辦、喜事新辦、新事省辦。推選最美家庭、文明家庭7戶、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5名,學習時代楷模以先進典型示范帶動,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新風尚。
深化文明實踐。通過整合“黨建+”鄰里中心、綜合文化站、黨群服務中心、大銘講堂、文化書屋等多個陣地,推進文明實踐的制度化和常態化。大銘鄉多元陣地的建設將文明實踐活動延伸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無論群眾身在何處,都能方便地參與到文明實踐中。迄今,圍繞“文明實踐我行動 時代新風潤八閩”主題,開展“我在文明實踐所、站做宣講、學黨史、傳文化、過佳節、揚新風、做服務”六項活動30余場次,共計參與干部群眾1000余人。(德化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