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閩清縣渡口村地處閩清縣東部,離縣城約3.5公里,緊鄰梅溪鎮政府所在地。經過持續的建設提升,渡口村逐漸成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生態文明村和黨建示范村,并于2020年獲評全國文明村。
讓新風“吹進”千家萬戶,讓文明“植入”百姓生活。近年來,渡口村進一步深化全國文明村建設,堅持以創建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以發展惠民生,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造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
渡口村。福州文明網供圖
美化人居環境
提升村容村貌
渡口村內,江濱生態公園宛如一條綠色絲帶貫穿全村。公園內,游人絡繹不絕,景色美不勝收,置身其中,頗有“人在園中走,猶如畫中游 ”的意境。
“江濱生態公園保持原生態自然風貌的同時,突出運動、文化、休閑特色,打造天然綠色的‘生態氧吧’?!倍煽诖妩h總支書記、主任陳敏清表示,美麗的景色也需要文明的渡口人來守護,村委會時常組織志愿者在江濱生態公園倡導大家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共同創建美好家園。
此外,渡口村堅持古建保護與文化傳承并重,對歷史悠久的渡口古街進行保護性開發,修繕沿街建筑,保持其獨特風貌。古街不僅是村民珍貴的物質財富,更是他們精神情感的寄托,村民們自發愛護古建筑,為提升村容村貌貢獻力量。
陳敏清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村內人居環境,渡口村成立了由村黨總支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在全村范圍內實施“六清一改”行動,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時,通過人居整治文明積分制和美麗庭院示范戶評選等活動,激發村民參與熱情,引導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村民的幸福生活。福州文明網供圖
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渡口黨群倡文明,移風易俗民歡迎,尊老愛幼傳美德,精神文明樹新風……”在江濱生態公園廣場,時常能聽到“移風易俗小樂隊”的悠揚歌聲,他們以歌曲的形式倡導文明新風,深受村民喜愛。八旬老夫妻張德美與鄭林春是樂隊的主要成員,張德美是樂隊主唱,鄭林春則發揮自己的特長,創作了10余首移風易俗歌曲。
據介紹,閩江畔的渡口村曾是個碼頭村,水運發達,商業氣息濃厚,該村因此一度存在攀比、擺闊等不良風氣,梅溪鎮紀委曾要求該村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規定,可效果不大明顯。
為此,村“兩委”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破除陋習,樹立新風。紅白理事會的成立更是為村民辦理紅白事提供了規范指導。如今,“喜事新辦、白事簡辦”已成為村民共識:訂婚、滿月、周歲等不操辦;結婚辦酒席,黨員干部家庭不超過15桌、村民不超過25桌,每桌菜金不超過500元。
此外,渡口村還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廣大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知曉率、滿意率和支持率;在傳統節日,大力宣傳文明祭掃,引導群眾踐行厚養薄葬、文明殯葬新風。一度存有陋習的渡口村蛻變為“福州市移風易俗示范村”。
渡口村村景。福州文明網供圖
樹立先進典型
群眾崇德向善
在渡口村,老年人的生活也極為豐富。他們自發組建了舞蹈隊,每晚在文化廣場翩翩起舞,不僅豐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帶動了全村的健身熱情。
渡口村的志愿服務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黨員志愿者們在重要節日期間組織各類服務活動,宣傳移風易俗、弘揚傳統美德。例如,舉辦以“喜迎新春 清潔家園”為主題的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愛滿重陽節,情暖老人心”為主題的重陽節送溫暖活動等。“志愿者們通過形式各樣的活動,為村民提供各類志愿服務,溫暖我們的心田。”一位村民感慨道。
此外,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渡口村開展“身邊好人”“好公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宣傳和樹立先進典型;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陳敏清表示,渡口村將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持續激發群眾參與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性,努力推動渡口村全國文明村建設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