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擦亮福建“名片”,動員區直各單位把推動“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宣傳教育與文明創建、單位業務、黨的建設等融合部署,發揮地域優勢、結合行業特色、立足工作崗位,切實提升“三正”工作影響力、傳播力、感召力,新風正氣充盈蕉城大地。
凝心聚魂強信仰,嚴明紀律“存正心”
蕉城區把推進“三正”工作與黨紀學習教育相結合,切實提升對紀律的敬畏、法律的尊崇,推動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學黨紀、鑄忠誠、揚清風、促實干。
分類助學,黨紀學習“不留白”。蕉城區依托全媒體矩陣平臺,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欄,為黨員干部提供“點單式”學習服務,截至目前,推出學習《條例》知識問答、重點條文解讀等53期,累計閱讀量超20萬。開展送“紀”下鄉村活動81場次,為農村、社區黨員干部送上了豐富的黨紀學習教育“套餐”。發揮“5G+海上12309”“銀齡先鋒”“社區志愿者”等黨員服務隊助學作用,確保723名流動黨員黨紀學習。
追尋足跡,凝聚忠魂“不掉隊”。全區各機關單位利用蔡威紀念館、寧德市長江支隊紀念園、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陳列館、扶貧紀念館等文化陣地,結合三正主題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活動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100余場,有效拓展新風正氣福建“名片”,使黨員干部蕩滌心靈、提振精神,做到知紀、明紀、守紀,進一步正心、正行、正績。
宣講理論,思想武裝“不松懈”。蕉城區通過采用“交流式”“故事式”“沉浸式”等靈活多樣的宣講方式,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進群眾耳邊、入到群眾心里,今年以來,“畬歌畬語”理論宣講輕騎兵、紅色播講員、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開展各類宣傳宣講活動280余場,受眾2.7萬余人。
踔厲奮發辦實事,服務為民“守正道”
以“人民滿意”為標尺,把“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新風正氣福建“名片”踐行活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用心用情的為民情懷,提升為民辦實事的溫度。
蕉城區持續深化百名醫師千人次下基層行動,抽調高年資中級以上職稱醫師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幫扶活動,今年以來共派出對口支援人員162人次,診療量1198人次,舉辦學術講座31次,服務特殊人群45人次,開展基層醫務人員業務培訓等252人次,將健康理念從“疾病診療”轉變為“健康管理”,努力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效率,打通群眾健康服務最后“一百米”。
在原有430支志愿服務隊伍的基礎上,蕉城區為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服務需求,組建10多支社會志愿服務隊伍致力于弱勢群體權益維護、殘疾人心理疏導和康復訓練、助老濟困、社會治理等服務,其中“琴系遠山”鄉村口琴藝術支教項目幫助58所鄉村學校配備口琴和教材,為2000多名鄉村孩子教授口琴公益課1800多節,為鄉村兒童插上“音樂翅膀”。
蕉城區共建成標準互助孝老食堂160個,輻射208個村,為3000多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在原有142所農村幸福院基礎上,2024年區本級財政配套資金200萬元計劃再建設農村幸福院10所。通過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方式,為9100人提供助餐、助潔等實體援助專業化服務,進一步擴大我區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覆蓋面,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文明創建揚新風,移風易俗“養正氣”
把弘揚新風正氣融入文明創建全過程,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培育文明新風。發揮七都鎮尚書故里、九都鎮九仙村鄉村振興主題展館、霍童鎮顏氏家訓講讀館、“三正”宣傳教育示范點蔡威事跡展陳館等文化陣地宣傳教育作用,累計接待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200余批2.8萬余人,推動“三正”福建新風正氣“名片”活動走深走實、見實見效。
加強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星級志愿者等先進典型選樹宣傳力度,積極構建區、鎮、村三級聯動、行業系統廣泛覆蓋、全媒體聯動推介的工作格局,綜合運用媒體宣傳、公益廣告、道德講堂、事跡發布會等形式宣揚先進典型事跡,以各類先進典型為素材創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短視頻70余個。截至目前,我區區級以上道德模范9人、身邊好人88人、新時代好少年230名、星級志愿者467名。
常態長效推進移風易俗,把文明新規“種”進群眾心田,積極動員16個鄉鎮(街道)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活動27場,培育婚嫁新風,利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群眾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活動56場。組織文明新風志愿服務宣講隊進社區12場次,進鄉村16場次,進校園6場次,惠及群眾約6300余人,進一步引導群眾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
蕉城區將強化宣傳教育,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名片”踐行活動,結合為民辦實事,提升“名片”踐行質效,活化福建“名片”,讓群眾感受“名片”踐行工作的力度和為民辦實事的溫度,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進一步提升新風正氣福建“名片”的感召力、傳播力、影響力。(寧德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