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創新治理方式。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智慧型文明城市已然成為熱點話題,代表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未來趨勢。如何為文明城市提“智”加“數”,也成為城市管理者們必然面臨的大文章。
建設智慧型文明城市,要積極構建統一的大數據指揮調度平臺。有些地方為了“智慧”而“智慧”,盲目建設各式各樣的系統、平臺,導致多系統、多平臺的“各自為政”,憑空生造工作壁壘,違背了建設智慧平臺的初衷,反而導致創建質量和效率下降。因此,構建統一的大數據指揮調度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做到大數據的收集、存儲、計算、分析等各類指標“一網可查”“一網統管”,才能讓工作脈絡更為清晰,切實提升工作質效。不僅如此,統一的平臺可以真正做到覆蓋全域、不留死角,這與文明城市創建要求是天然契合的。同時,統一的大數據指揮調度平臺還可以嘗試走出創建文明城市的藩籬,積極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工作延伸。比如聚合文明實踐“四單”系統、道德模范數據庫、文明單位創建平臺等內容,打造一個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于一體的多功能平臺。
活用移動終端,發動群眾力量,為創建文明城市提質加速。科學技術在智慧型文明城市建設進程中固然重要,但城市創建終歸是一項民生工程,不可忽視群眾的呼聲和力量。應該同時用好群眾力量和科學技術,堅持兩條腿走路,才能促進智慧型文明城市行穩致遠。很多人都說,創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獨角戲”,應該是群眾的“大合唱”。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不少地區上線了移動終端APP,并推出如“隨手拍”“啄木鳥”等民意反饋、問題上報功能,將群眾呼聲和智慧創建平臺串聯起來,讓文明創建“觸手可及”。利用群眾力量完善平臺數據,再通過平臺處置回應群眾呼聲。智慧平臺配合移動終端,不僅建立起良性互動的雙向循環,更有效掃除創建的盲區,切實解決生活的“痛點”,實現“指尖上的文明”。
借助數據打通時空距離,讓事件處置更高效、更省心。文明創建問題復雜多樣,對于部分較為“曖昧”的問題或區域,往往不容易界定責任單位,需要付出較大的溝通成本,才能為問題“找個家”。問題反復“倒騰”,空耗人力不說,同時還浪費了整改的時間。智慧創建平臺恰是緩解此類現象的一道“良方”。對于問題采集者而言,只需將問題數據存儲在平臺中,并選定好相關單位,智慧創建平臺便會對問題持續跟蹤、反復催辦,節省了大量的溝通成本。對于問題整改者而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出發,自由選擇事件留言討論或視頻實時會商等多種方式,以智慧創建平臺為紐帶,打通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高效溝通相關單位,商議聯合整改行動。只有切實做到了“數據多跑路,干部少跑腿”,才能避免人力精力的浪費,讓事件處置更為快捷高效、省心放心。
總而言之,數字化、智慧化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讓我們擁抱科技,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方式,為創建高品質文明城市提“智”加“數”。(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