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微紀錄片《大山里的送餐員》刷屏寧德人的朋友圈,該紀錄片講述了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芹嶼村村民劉祚德每日為村里的空巢老人送餐上門的故事。記者了解到,近日,在村委及鄉賢的幫助下,劉祚德有了新的送餐裝備。
劉祚德騎著嶄新的送餐車為老人送餐。受訪者 供圖
芹嶼村,是中共閩東地委成立地、革命老區基點村。近年來,芹嶼村在上級政府、鄉賢等力量的扶持下建起了孝老食堂。老人每月只需繳納150元就能解決一日兩餐。
中秋節當天,劉祚德為老人送中秋月餅。受訪者 供圖
據了解,芹嶼村下轄23個自然村,各村分布零散、地形復雜。雖然孝老食堂設在村部所在地,步行而來只用10多分鐘,但對于年邁的老人來說,每一次外出都充滿了挑戰。尤其是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簡短的路程也可能變得遙不可及。
大山里的送餐員有了專屬送餐車。受訪者 供圖
今年2月,劉祚德回到家鄉開設了小賣部,在日常為老人配送中生活必需品時,他了解到有7位老人用餐困難,常常做一頓飯吃幾天。為了解決村中老人“做飯難、吃飯愁”的問題,劉祚德自告奮勇擔起為老人們送餐的職責。
劉祚德騎著嶄新的送餐車為老人送餐。受訪者 供圖
“只要有一個老人需要送餐上門,我都會送。希望大家都能吃得好,過的開心。”劉祚德說。
劉祚德舉動感動了村里的鄉賢們,9月17日,村委及鄉賢集資為劉祚德更換了新的送餐裝備,包括一輛專屬的送餐電動車和保溫箱,以提升送餐服務的效率。
中秋節當天,劉祚德為老人送中秋月餅。受訪者 供圖
“為了方便劉祚德日常送餐,村委和鄉賢集資為他換了一套專屬的送餐裝備。”據芹嶼村委會副主任劉承春介紹,此前劉祚德的送餐摩托車是他自己的,油費雖然低成本,一年算計下來也不少,而且每次加油都要到洋中鎮上,非常麻煩。
“希望上級部門在資金、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持,讓送餐隊伍繼續壯大。”劉承春說,目前芹嶼村孝老食堂處于起步運營階段,送餐服務全靠劉祚德義務承擔,要可持續發展,還需進一步完善保障。為劉祚德提供裝備支持,就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送餐隊伍,形成一個更加穩定和高效的送餐隊伍。(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