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廈門市“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近日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宣傳活動多舉措擦亮“誠信興商”廈門品牌。活動現場,廈門市百家“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名單發布,100家承諾單位樹立誠信經營標桿,主辦方稱,為消費者提供了放心的選擇,也激勵著更多企業向誠信經營邁進。(9月12日《廈門日報》)
誠信經營是廣大商家的立業之道、興業之本。金杯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誠信也是現代市場經濟履行契約的根本要求,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任何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坑蒙拐騙、偷梁換柱等行為做法都會失去消費者的認可,都不會長久,只有誠信經營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成就企業長期持續發展,鑄就企業品牌。
城市里的每一個商家肩負的不僅僅是市場,還有一個城市的形象。中國幾千年的商業文明,非常重視誠信,俗話說開門做生意,講究個誠信。市場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使得部分人產生了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的錯誤思想觀念,物欲的膨脹和誘惑侵蝕了他們的定力,導致有些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不守誠信,見利忘義,不擇手段地采取了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競爭優勢,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敗壞社會風氣,危害城市形象。
構建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市場經營者、商家等各方都應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共同合力,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商家的宣傳教育引導,敦促他們強化法律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堅守誠信經營;執法部門要強化執法責任,提高監管水平,織密監管之網,不斷完善誠信經營制度,強化信用懲戒,加大對有違規違法行為商家的打擊處罰力度,切實提高違法成本,積極為消費者營造放心消費、公平消費的市場環境。商家要自覺依法誠信經營,積極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形成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因子,幾千年來,對誠信的重視與堅守,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精神血脈中。誠信是維系社會運轉的紐帶,是每個人應該自覺遵循的道德準則,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堅持以誠立身,為推動誠信社會建設貢獻力量。(廈門文明網 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