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高校課程建設日趨體系化,構建以“大思政課”為引領,以通識課和專業課為主體的大學課程體系,成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光明日報 9月3日)
強化素質提升,把穩思想之舵。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易受外界影響,因此,強化素質提升,把穩思想之舵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理論學習需實現常態長效,這要求我們從學習內容上緊跟時代步伐,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國家大政方針及時納入學習計劃;在學習形式上,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工具,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加強學習管理,定期督查考核,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通過一系列舉措強化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習質量和效果,確保思想之舵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航行。
深耕實體講堂,激發宣講活力。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實踐,而宣講則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基層需要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轄區校園等陣地平臺,將“學習講堂”延伸至基層的每一個角落。通過走進學校課堂,讓青少年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就能接觸到科學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公園廣場設立臨時講堂,利用群眾休閑時間,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傳播黨的聲音;在社區樓棟開展“微宣講”,讓理論宣講更加貼近群眾生活,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此外,街道將理論宣講融入健康義診、文藝匯演、技術培訓等志愿服務活動中,使宣講內容更加接地氣,形式更加多樣化,從而激發宣講活力,形成多級聯動的立體化理論宣講體系,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基層思政工作中,街道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結合“我們的節日”等重要節點,我們廣泛開展游園會、讀書會、運動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了文化自信。同時,我們注重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誠信友善等社會新風尚,讓基層社會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堅實陣地。(鼓樓區委文明辦 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