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福建省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40周年座談會側記
東南網9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馬丹鳳) 9月1日,福建省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40周年座談會在三明市召開。來自全國的8位專家學者圍繞以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設助推中國式現代化進行深入探討。中央駐閩主要新聞機構,省直有關單位,各設區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平潭綜合實驗區宣傳與影視發展部,我省縣級全國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黨委宣傳部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改革創新”和“精神文明建設”是被專家學者頻頻提及的關鍵詞?!耙徊烤裎拿鹘ㄔO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發展的歷史。”上海市文明辦原巡視員陳振民說。
40多年前,“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在改革開放初期社會急劇變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曾參加1984年在三明召開的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并參與大會秘書組文件起草工作的福建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原常務副書記、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三明市文明委原主任朱清,在座談會上回望過去,感觸良多。“黨心連民心,激發了人民群眾建設精神文明、實現美好生活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彼硎?,全國“五四三”會議之后,“全國學三明”,三明市委不斷創新工作體制機制,走出了一條彌足珍貴的群眾性文明創建“三明之路”。
回顧三明40年的精神文明建設實踐,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宋建曉指出:“正因為始終以‘二次創業精神’不斷開創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才能在鞏固原有創建品牌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步伐,探索形成‘滿意在三明’‘六聯六建’‘門前三包’‘創十星評十戶’‘好人聯誼會’等精神文明建設品牌。”
放眼全省,改革創新依然是40年來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力之源。我省創新性地把精神文明建設同城市建設規劃和城市管理統一起來,把創優質服務與實行商業經營承包制責任制結合起來,把干部職工服務態度優劣、經營效果好壞與物質利益掛鉤起來……并以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激發出的強大精神力量,激勵和推動其他領域改革創新。
專家學者認為,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也要堅持走守正創新之路。
“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改革的思維和辦法,向時代發展和現實變化要創新,向基層和群眾要創新,向自身推進發展、不斷破解瓶頸、解決實際問題要創新?!标愓衩裾f。
“把下一階段文明創建的改革方向和基層具體情況緊密結合,探索工作的實招、新招,運用新技術解決新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彼谓〞哉f。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郝立新在發言中指出,在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中,要繼續增強文化主體性,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和各地方各行業各群體的實際情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探索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子、新模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座談會上,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也是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三明精神文明建設是一種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的重要實踐樣板,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樣板?!睆B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林密說。
40年來,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沒有忽略鄉村。創新推行“156”鄉村建設工作機制,推動村莊保潔、垃圾轉運、污水治理等項目市場化運營;探索建立“紅黑榜”“積分制”等長效管護機制,深化“跨村聯建”“人才回引”“居民夜談會”基層黨建三大品牌;用好村規民約,全市1736個村完成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工作,重點將彩禮、紅白喜事隨禮金額以及酒席桌數等納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部署,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敝袊鐣茖W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于海青說。
鄉土文化、綠色發展、特色產業……專家學者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共同繁榮提出了一個又一個“金點子”。
“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使其吸引城市居民‘下鄉’休閑體驗,推動鄉村繁榮發展?!?/p>
“農村不僅是城鎮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還是城鎮居民的后花園。山水秀美、舒適安靜的鄉村適合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特色民宿、健康養老等產業。加大對這些產業的投入支持力度,有利于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p>
“要促進城鄉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尤其是要推動城市青年學生通過研學、勞動教育等形式到鄉村深入交流學習?!?/p>
……
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掀起座談會的一陣陣高潮?;钴S的研討氛圍中,一個個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好想法正在醞釀、好經驗正在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