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期待的兒童友好社區是什么樣的呢?”“我覺得是要安全的、充滿快樂的。”……最近,泉州市鯉城區20余名小朋友組成兩支兒童友好觀察團隊伍,走進新春社區和促進社區,用“童言童語”描述他們認知中友好社區的模樣。
“兒童是一座城市的未來,建設兒童友好社區不僅是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是衡量社區治理溫度和文明程度的一把標尺。今年我們打算建設16個兒童友好社區,這方面孩子們最有發言權,所以我們在各社區都組織一支兒童友好觀察團隊伍,讓他們用自己的視角給社區提意見。”鯉城區婦聯主席李艷珠介紹道。
兒童友好觀察團走進新春社區。施遠圻 攝
一米視角看社區 感受“家門口”的友好
逛古城西街、打卡富臨商圈、體驗兒童之家設施……當天上午,兩支兒童友好觀察團隊伍在志愿者們的帶領下,參觀新春與促進兩個社區,用一米高度的視角感受來自“家門口”的友好。
“以前沒有注意,今天跟著志愿者們在社區走完一圈后才發現,附近有這么多可以讓我們學習、玩耍的場所。除了經常去的兒童之家外,我們還發現富臨商場里的一家書店也可以提供免費借書、免費看書等服務,以后我和妹妹也可以經常來看書。”家住促進社區孩子史鈺淇說,喜歡看書的她發現屬于她的“寶藏”地方。
而在新春社區,孩子們走街串巷時,總能看到設置在低矮處的“兒童友好”標識牌,這也激發起他們的分享欲,小小年紀的他們知道快樂暑期營、節假日公益活動以及有趣的兒童活動場所都屬于兒童友好社區的一部分。
“孩子加入兒童友好觀察團,通過這樣的走訪,能讓他們更了解社區,感受社區的友好。而在參觀過程中,孩子們突發奇想的小建議,相信也能給予社區一些啟發,讓社區變得越來越好。”市民陳女士評價道。
兒童友好觀察團在促進社區體驗游樂設施。施遠圻 攝
填寫調研問卷 讓兒童參與社區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讓兒童友好觀察團成員發表意見,鯉城區婦聯還設計了一份調研問卷,不僅讓孩子們對社區兒童友好實踐活動、相關設施進行評價,并收集他們對建設兒童友好社區的建議。
今年9歲的許云凱小朋友在參觀完社區后覺得一切都很好,聯想學校環境,他覺得兒童友好社區應該是安全的、在休息時間要保持安靜,所以他就把建議寫在調研問卷中。而不少年紀更小的孩子,哪怕不會寫字,也會用拼音代替,如“huá huá tī(滑滑梯)”“yóu lè chǎng(游樂場)”等。
“孩子們給我們社區提了不少好建議,我們會認真閱讀并整理,將孩子們的建議融入到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中。以后我們也會不定期組織兒童友好觀察團進社區,讓他們以‘社區小主人’的身份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新春社區黨委書記魏麗雙說。
李艷珠表示,接下去,鯉城區將繼續從成長空間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發展環境友好和兒童參與友好等五方面入手,推進16個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工作;并鼓勵更多兒童參與其中,從一米視角出發,為建設兒童友好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東南網 鯉城區婦聯 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