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書香沁脾的書友會、看一場精彩的文藝展演、聽一堂內容豐富的文化大講堂……近年來,一系列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在玉融大地如火如荼開展,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哪里,文化的舞臺就在哪里。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靈魂,是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福清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優勢,從點上發力、線上延伸、面上拓展,實現多元供給,多點開花,不斷豐富優質公共文體服務供給,讓更多的百姓得到文化滋養,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
文化樂民 百姓幸福“加碼”
8月4日,“悅讀者”融圖讀書會第67期讀書沙龍《松弛感》在福清市圖書館三樓融圖書苑舉行;在福清僑鄉博物館,看文房精品展,聽福清古代史、華僑史和革命史講解;在福清市美術館,上一堂美術公教課,看一場畫展……各種文化體驗異彩紛呈。
近年來,福清市堅持以“文化樂民”為目標,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舉辦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讓百萬人民暢享“文化大餐”。
依托覆蓋城鎮和鄉村的激情廣場大舞臺、社區文化大看臺、鄉村文化大戲臺、民俗文化大展臺等群眾文化活動“四大平臺”,常態化推進以“文化惠民樂萬家”為主題的“主題文藝下鄉巡演”“優秀傳統戲劇展演”“高雅藝術走進大眾”三大系列演出活動,以及“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等八大系列板塊公益文化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福清市居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養。
依托福清僑鄉博物館、市美術館、市文化藝術中心等,眾多文化盛事與福清相遇:王來文、唐承華等藝術“大咖”做客福清,為文藝愛好者開拓審美視野;“線上博物館”“線上圖書館”“線上美術館”等線上文化產品服務,無障礙、超越時空限制地給市民幸福生活“加餐”;遍布城鄉的各級各類文化陣地、美育基地,讓文化服務更精準,手工制作、油畫、漫畫、國畫等課程,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同時,福清市結合傳統節日,持續推動戲曲、電影、音樂、舞蹈和非遺展演進鄉村、進景區、進校園,一系列高品質的群眾文化活動,讓全民共享文化成果。近期,閩劇《貶官記》《門檻記》在火熱上演,這在打造福清市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展示窗口同時,又實現了“文化樂民”的目標。
文化便民 精準服務需求
在農村,羽毛球、乒乓球、足球……這些冒著熱氣的體育賽事在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席,深受群眾的關注與喜愛。
文化供給有廣度,得益于陣地建設有力度。建設健身路徑、配置乒乓球桌、提升改造舊籃球場……近年來,福清市在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方面都有新的提升,各類公園、健身活動中心、籃球場遍布城鄉,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不僅如此,福清市還積極在全面實現市有四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鎮有一站(綜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或文化中心)的基礎上,有效推進12個高級版(3.0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提升改造。完成24個鎮(街)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建設,493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不斷延伸,建成“中心城區10分鐘、農村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打造群眾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如今,這些家門口的“文化驛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及時“充電”,豐富著市民的文化生活,也點綴了城鄉文化風貌。
文化品牌 激發城市活力
近期,福清南少林詠春拳亮相巴黎奧運會,首屆世界南少林詠春拳大賽中級選拔賽在全球各大賽區相繼開賽,讓福清這座城市引人注目,這是福清市致力打造對外交流的一張靚麗文化名片。
截至目前,從福清走出去的還有黃檗文化、宗鶴拳武術文化、石竹山夢文化、福清佾舞等,樹立了“走向世界”的文化福清嶄新形象。同時,福清市還巧妙利用文化資源和地域稟賦,推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旅產品,依托石竹山、靈石山、瑞巖山、大姆山等“山”文化資源,海口古鎮、龍田東壁島、三山東龍灣、沙埔目嶼島、東瀚萬安古城等“海”文化資源,以及南少林文化旅游園、黃檗山萬福寺、利橋古街歷史文化街區、僑鄉博物館等眾多文化主題旅游景點,形成了集宗教朝圣、濱海度假、溫泉養生、生態觀光、鄉村休閑等為一體的旅游度假體系。目前,全市共有7個A級景區、1個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3個金牌村以及13個鄉村旅游特色村。
文化發展,與經濟同行;文化惠民,給幸福“加碼”。如今,行走在玉融城鄉大地,處處都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帶給市民的愉悅精神享受。全體市民正在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創造文化,攜手加快共建文化。(福清市委文明辦 福清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