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必然) 8月13日至14日,省委副書記羅東川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赴南平、龍巖調研鄉村振興工作,并向基層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農業農村等重要領域改革任務落實。
羅東川先后來到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水西村、富嶺鎮高坊村和雙同村、浦圣預制菜產業園、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中心,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廈中村、東肖鎮后田村和鄧厝村,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等農業科技工作者,返鄉能人、基層干部群眾以及來閩創業、研學的臺灣青年面對面交流,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詳細了解再生稻有機種植、優質稻綠色栽培、返鄉能人助力鄉村振興、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等情況,勉勵大家要堅定信心決心,把握發展機遇,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展現擔當作為、貢獻智慧力量。
羅東川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圍繞《決定》中有關“三農”工作的重大改革部署,持續深化農業農村各項改革,不斷激發改革創新動力活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加強種業科技和土壤改良技術攻關,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機械化,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扎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用好數字化農業服務平臺,深化農產品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提升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優化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服務供給,把農村建設得更加宜居宜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基層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