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由廈門市委文明辦主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各區委文明辦、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市分行共同協辦的“禮讓斑馬線 文明伴我行”主題活動在全市六區同時開展。活動走進蓮坂新村小區2期、金尚小區、天湖城、寧寶花園、錦繡翔安、廈航同城灣等居民小區,以主題宣傳、互動游戲、拍照打卡的趣味形式,向群眾宣傳“禮讓斑馬線”文明理念,進一步倡導市民自覺尊重交通規則,樹立文明交通新風尚,共同爭創文明城市“七連冠”。(8月5日《廈門日報》)
在現代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斑馬線是一種交通設施,是為了行人安全有序通過道路而設置的,它保護了行人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風險,提高了交通的有序性。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讓禮讓斑馬線的意識持續深入人心,機動車駕駛人主動禮讓斑馬線的現象越來越成為常態,共同營造了安全、暢通、有序、文明的交通環境。
斑馬線作為引導行人通過道路的安全通道,在有效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時,承載著法治精神與文明。交規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從有關法律規定來看,禮讓斑馬線其實是機動車駕駛人的一種法定義務。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人,“禮”是文明要求,“讓”是法定義務。當然,機動車讓人先行,行人也要自覺遵章守法,主動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快速通過,形成“車讓人、人快走”的良性互動,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同時也彰顯了文明。
道路因文明而暢通,城市因文明而靚麗。斑馬線作為連接道路與安全的紐帶,其實也是連接文明與法治的橋梁,它的存在和對它的遵守,是對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體現。也正是有每個人的參與和守護,斑馬線才能真正成為守護安全的生命線,交通文明才能真正得以更好地實現。斑馬線作為行人和機動車之間的“文明線”,促進實現了交通安全與公共文明統一起來,整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因此不斷得到提升而顯得更加靚麗。
文明出行始于足下,習慣養成久久為功。只有道路交通各參與方的共同參與和相向而行,確實將規則意識和文明意識有效落實到日常出行中,積極踐行良好的行為規范,交通才會更加有序,行人才能更加安全。因此,每一個人要把文明出行的“種子”植根到心中,積極涵養文明出行意識,讓文明出行意識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日常生活常態,共同營造安全、文明的道路通行環境,積極助力城市文明建設。(廈門文明網 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