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學堂民族舞蹈班學生參加展演。
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成立于2015年9月,目前開設聲樂、拉丁舞、摩登舞、太極拳、手機攝影等8個課程,現有學員345人,累計招生3800多人次。
課堂上,他們“變身”學生,學習新知識,收獲各種新技能;課堂外,他們化身志愿者,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充分展現銀發一族的風采與魅力。他們就是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的學員們。
在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老年學員既是“被服務者”,享受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是熱情滿滿的“服務者”。他們利用自己的時間與熱情,聚集在一起,自發加入志愿服務隊。他們將所學所得應用于志愿服務中,成為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斷優化
課程內容豐富多彩
前埔北社區黨委書記陳毅斌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與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不斷優化課程設置,積極鏈接思明區老年大學、思明區文化館等優質資源,引進了一系列優秀課程和專業教師,開設了模特班、太極拳、民族舞、聲樂、拉丁舞、摩登舞、手機攝影等課程,給社區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專業、豐富的學習體驗。
該老年學堂從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僅注重文娛體育類課程,也重視時政、思想理論、公民素養教育課程。“老年學堂定期開展黨課學習、組織生活會、課前十分鐘紅色教育等活動,提高老年人的精神境界。”陳毅斌說。
61歲的居民王克維是老年學堂的“常客”,他參加了聲樂、拉丁舞等課程的學習。對于老年學堂定期開展的紅色教育,他表示十分認可。“這種形式很好,可以讓老年人及時了解時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老年人不僅要學技能,也要注重精神層面的提升。”
老有所為
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的學員們運用所學知識去回饋、服務社會,他們自發加入草木青五老志愿服務隊,積極投身社區建設。
據了解,該老年學堂民族舞蹈班的學員們每個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二下午都會去社區的早教機構和孩子們互動,教孩子們學舞蹈;音樂班的學員們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四上午會走進附近學校的課堂和孩子們共上一堂課,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手機攝影班的學員們也經常到附近學校的課堂為孩子們拍照,教孩子們攝影技巧,其樂融融……
57歲的居民王媛既是老年學堂民族舞蹈班的學員,也是草木青五老志愿服務隊的一員。除了日常上課,她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能發揮余熱,力所能及地回報社區,我真的覺得很有成就感。”她說。
“老人們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為社區孩子們送去了溫暖與關愛。”陳毅斌介紹,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為老年學員提供了更多展現自我的舞臺,也讓他們深切體會到為社會貢獻力量所能收獲的快樂與滿足。這些活動還有力地促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和諧與融合,增強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海西晨報記者 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