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積分制治理是優化鄉村治理、助推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探索,也是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鄂托克旗積極創新積分制管理模式,鼓勵廣大農牧民群眾廣泛運用“積分超市”、“多多評·碼上鄂托克”平臺等,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帶動本旗人民積極參與到我旗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來源:光明網)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中,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不僅是鄉村社會和諧穩定的精神基石,也是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鄉村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近年來,鄉村積分制治理作為一種創新模式,既保留了鄉村社會的自治傳統,又引入了科學的管理機制,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弘揚傳統美德,筑牢鄉風文明根基。鄉村積分制治理通過量化評價標準,將孝老愛親、見義勇為、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作為加分項目,將違反村規民約、參與黃賭毒等作為扣分項目。這種明確的積分標準,為村民提供了清晰的行為導向,加強村民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與管理,引導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鼓勵村民積極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共同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激發參與熱情,形成共建共享格局。鄉村積分制治理通過積分兌換實物或精神獎勵的方式,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村民可以通過參加志愿服務、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維護環境衛生等方式獲得積分,并在“愛心超市”等平臺上兌換實物。這種正向激勵機制,讓村民在參與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從“要我參與”轉變為“我要參與”,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典型示范引領,營造見賢思齊氛圍。通過定期對積分較高的村民進行表彰和獎勵,在村民中樹立一批鮮活的典型示范人物,鼓勵其他村民向他們學習看齊,讓村民們在見賢思齊的氛圍中,自覺對標先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共同營造一個崇德向善、和諧美好的鄉村環境。
在積分制的推動下,鄉村治理呈現出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勢,村民的參與熱情被進一步點燃,為鄉村治理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共同推動鄉風文明邁向更高水平。(中共南平市委文明辦 田建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