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15時20分,一架直升機從平潭東庠學校起飛,患者林發(化名)的家人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懸著的心隨之慢慢放下。“感謝這么多人的幫助,替我們家老頭子謝謝大家了……”順利住進長樂的醫院后,林發愛人陳萍(化名)向救援人員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時鐘撥回到當日12時許,東庠衛生院值班醫生接到東進村村民林發家屬來電求助。醫生立即上門診斷,考慮患者患有腸梗阻,決定將患者帶回東庠衛生院做進一步檢查,并同步聯系了實驗區社會事業局,申請協和醫院平潭分院進行遠程會診。
12時15分,協和醫院平潭分院組織專家組成員及普外科、急診外科醫生共同會診。得知患者已經腹痛腹脹3天,且沒有排便排氣,醫生們便通過視頻進行床邊問詢和查體,發現患者右腹上部有反跳痛的癥狀。
“患者的病情比較急,腹痛腹脹比較嚴重,呼吸急促,我們建議先進行補液、吸氧,改善他的呼吸狀態。但腸梗阻若不及時治療,將引起腸道壞死等情況,我們建議盡早離島治療。”協和醫院平潭分院醫務科科長陳峰平介紹。
然而受臺風“格美”影響,輪渡暫未恢復運行。“當時很害怕,老林很難受,又出不去,便讓他先在衛生院接受治療,緩解癥狀,我們同步向君山片區管理局和公安部門求助。”陳萍說。
情況危急,得知信息的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組織協調各方救援力量。
“14時左右,平潭海上搜救中心接報,希望我們協調船舶送患者到主島來。但是當時風力8級,浪高有兩三米,無法滿足船舶出行條件。最后,我們協調了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調派直升機支援。”平潭海事局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雷長久說。
出島的交通方式確定了,直升機停靠在哪里又是一個新問題。“東庠學校的操場適合!”君山片區管理局東庠辦事處主任林茂迅速想到解決辦法。隨后,他馬上和家屬將患者護送至學校,并安排衛生院一名醫生一路隨行,同機前往。
考慮到東庠至長樂的航線直線距離最短,且滿足直升機降落需求,最終決定將患者送至長樂。與此同時,實驗區社會事業局提前與長樂相關醫院取得聯系,為患者提供就醫支持。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空中救援”就此拉開——
14時55分,救助直升機從長樂機場起飛;
15時15分,抵達東庠學校,順利接到患者;
15時45分,一行人抵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悉心照料,林發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歷時三個多小時,這場臺風天里的生命救援順利落下帷幕,這不僅僅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更是一次人間大愛的傳遞。“從中午的擔心到下午的安心,感受太深刻了。”陳萍激動地說:“除了感謝,不知道還能用什么表達我的心情。非常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特別是在臺風天這樣的惡劣天氣里,大家依然想盡辦法來幫我們。”(平潭融媒體中心記者 林小玉 蔡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