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安全教育課。(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7月29日訊 接受生命安全教育、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參與多彩活動……在這個暑假,廈門市同安區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兒童在“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享受著豐富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度過文明、健康、快樂的暑假。
生命安全教育 增強文明實踐深度
快樂放暑假,安全不放假。暑期“安全教育課”,為學生們的暑期生活系好“安全帶”。
為全面提升青少年預防意外和自救能力,普及青少年防溺水等應急救護知識,減少溺水事故發生,7月19日,陸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特邀廈門紅十字會老師給轄區的青少年孩子們帶來一堂有意義的“暑期課堂”——防溺水知識及應急救護技能培訓。
課堂通過播放PPT、觀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宣傳片和生動的講解,讓青少年兒童更多地了解水上安全和私自下水游泳可能帶來的危險。現場孩子們還參與互動,學習穿戴救生氣囊、救生衣。
7月23日,在世界預防溺水日來臨之際,西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廈門市紅十字救護培訓中心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暑期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中,紅十字應急救護師圍繞“什么是‘溺水’”“為什么要學游泳”“什么時間及地點不能游泳”“如何正確自救、施救與心肺復蘇”等四個方面展開講解,主要講解游泳的注意事項、預防溺水、溺水自救與施救方法以及防溺水“六個不準”“四個牢記”等安全知識。并通過圖片展示、實例分析和防溺水知識小問答等方式,向學生們普及預防溺水措施及自我保護方法。
扎染帶領孩子們走進色彩和形狀組成的奇妙世界。(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傳統文化課堂 增添文明實踐味道
各類的傳統文化課堂,讓青少年兒童們在活動中樹立文化自信。
五彩繽紛的扎染,帶著孩子們走進色彩和形狀的奇妙世界。7月11日,美人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以扎染為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親身實踐中領略非遺的魅力。
扎染是中國民間獨特的染色工藝,社工們先將扎染的起源、發展歷程、染色手法娓娓道來,再帶領孩子們動手進行創作??粗约壕脑O計的作品,文化自信的種子也在每個參與的小朋友心中扎了根。
為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青少年對國畫藝術的熱愛與傳承意識,7月10日,祥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國畫精粹,水墨丹青”為主題的青少年國畫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親手繪制國畫實踐,讓青少年們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從簡單的竹枝、荷花小品,每一筆都蘊含著孩子們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老師耐心糾正孩子們的握筆姿勢,講解用墨技巧,鼓勵大家發揮想象,自由創作。現場不時傳來孩子們興奮的討論聲和家長們滿意的贊嘆聲,氣氛熱烈而溫馨。
7月6日至7月11日,東海社區第三屆閩南童謠浪漫線夏令營圓滿結束。夏令營中,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文化的種子,編織了友誼的紐帶,更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閉幕式的匯報演出中,孩子們身著表演服裝,在閩南童謠非遺傳承人鄭毅芳老師的帶領下,用稚嫩而充滿力量的聲音把一首首經典閩南童謠演繹得淋漓盡致。從《鄭成功》的英勇再現到《廈門親像一首歌》的深情演繹,不僅深度挖掘并弘揚了閩南地區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更是巧妙地融入了紅色基因的元素,為孩子們帶來了極具教育意義的體驗。
蕓溪社區舉辦面向孩子的垃圾分類宣傳。(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多彩暑期活動 彰顯實踐活動“態度”
各類豐富的暑期活動,充盈著未成年人暑假生活,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其中。
7月11日,由同安區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同安區民政局、同安區檢察院主辦,祥平街道鳳崗社區居委會、鳳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單位承辦的“‘未’愛普法,護蕊同行”——未保法政策宣傳走進鳳崗社區活動圓滿落幕。
同安區檢察院陳峻嶸檢察官緊扣《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核心內容,通過一系列生動寫實案例的解讀,全方位、細致地介紹了六大保護重點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網絡詐騙的知識宣講,有效引導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還顯著增強了他們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自覺抵制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誘惑和侵害。
7月24日,四口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童心繪環保 文明‘袋’回家”彩繪DIY活動。社區志愿者為大家分發了帆布袋及顏料工具包,并在現場指導顏料工具包的使用。小朋友們展開創造和想象的翅膀,一筆筆精心填涂自己喜歡的圖案,不一會兒,一個個充滿童心、制作精美、色彩鮮艷的帆布袋出現在孩子們的手中,大家開心地舉起自己的作品一起拍照分享成果。此次手繪帆布袋活動,不僅增添了小朋友們的生活樂趣,還喚起小朋友們的環保意識與創造能力。
7月16日,祥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祥橋社區職工籃球場開展中學生暑假籃球健身活動,通過籃球提升青少年對運動的興趣,引導幫助青少年度過一個快樂、健康的暑假。
活動中,孩子們認真學習低位運球、高位運球、交叉運球、握球、傳球等基礎動作練習,并熟悉籃球的基本規則和技巧。雖然每位同學對籃球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大家都堅持認真地練習動作,即使有人失誤,大家也會相互鼓勵、加油打氣,團結友愛的運動氛圍濃厚。
7月17日,蕓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親子閱讀活動?;顒又荚谕ㄟ^家庭親子閱讀的方式呈現,以小手拉大手,大力推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助力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活動中,宣講員為家長和小朋友們講述了垃圾的危害、垃圾四分類內容、垃圾如何變廢為寶,通過現場講解、知識搶答等活動讓家長和小朋友對垃圾分類從收集到處理的全流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提高了對垃圾分類及環境保護的意識。
為了更好地理解情緒對行為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應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7月19日,四口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開展了“心理學看電影《頭腦特工隊1》——帶你認識自己的情緒”活動。
這是一部可以教孩子們如何正確看待情緒的電影??赐觌娪爸?,小朋友們做起了在瓶子上畫畫的活動。這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也是一種心理療愈的方式。?通過這個過程,?小朋友們可以釋放壓力,?改善心情,?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釋放天性,享受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