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遍漳州,新風拂煦滿庭芳。
盛夏七月,漫步漳州,一步一景。街頭繁花點綴,道路干凈整潔;車站排隊有序,景點秩序井然;文明公益廣告與道德模范宣傳遍布街巷,“紅馬甲”志愿者們面帶微笑為市民提供幫助指引……美麗舉目可見、幸福觸手可及、文明浸潤人心,如今,現代化美好新漳州的“顏值”更高、“氣質”更好。
近年來,漳州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緊圍繞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重點任務,以主流價值構建道德規(guī)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有效提高市民文明素養(yǎng)和全社會文明程度,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繪就的幸福畫卷正在漳州徐徐展開。
2024年,漳州市開展道德典范先進事跡基層巡講活動
強化典型選樹
凝聚道德力量鑄造“文明之魂”
文明培育的過程,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漳州持續(xù)深化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6月13日,龍文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了一場感人至深、動人心弦的宣講會。三位道德典范聲情并茂地講述各自的感人事跡,展現了無窮的榜樣力量。這里只是“學習道德典范,弘揚道德風尚”2024年漳州市道德典范先進事跡基層巡講活動的其中一站。開年至今,道德典范們巡講的腳步已走過漳州多地,開展交流分享活動20余場,用鮮活的事例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種子“種”到市民心中。
去年以來,漳州市培育選樹先進典型,推薦3人(組)獲評“中國好人”,8人(組)獲評“福建好人”,1人獲評省級道德模范,1人獲評“感動福建”十大人物,2人入選全省“新時代好少年”,禮遇幫扶25名道德典范,表彰11名市級道德模范、19名市級“新時代好少年”。
盧海珍獲評2023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
一個個凡人善舉和平民英雄被發(fā)掘出來、選樹起來、宣傳開來:南靖縣船場鎮(zhèn)村民盧海珍,身患殘疾卻堅持十余年每月為特教學校孩子送免費早餐;東山縣康美鎮(zhèn)村民鄭明妹,幾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照顧殘疾小姑子……他們的名字熠熠生輝、故事感人肺腑,成為漳州人心中的精神坐標。
走進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一場場真情流露的宣講會浸潤人心;漫步公園、廣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公益廣告和道德典范們的先進事跡抬頭可見、駐足可觀;點擊漳州文明網、漳州通“文明漳州”等平臺上的文明培育展陳平臺,漳州市各級道德典范的培育選樹事跡可逐一查看,數字化整理、收錄和展示漳州市多年來文明培育建設成果……一批批宣傳陣地正在不斷建成,生動講述漳州的好人故事,以道德力量凝心鑄魂。
志愿服務,大家一起來
培育文明風尚
打造城鄉(xiāng)新風守護“文明之本”
文明是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幸福底色。
從城鄉(xiāng)人居環(huán)境提升的“外在美”到弘揚向上向善的“內在美”,漳州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讓“文明之花”在有“風”的地方盛開。
五月的漳州,吹過陣陣幸福新風。“小滿”遇上“5·20”,來自漳州全市各行各業(yè)的百對新人在西湖生態(tài)園舉行集體婚禮;“人文薌城·和樂蕉海”旅游文化節(jié)圍繞林語堂幸福觀打造“五福式”閩南幸福生活。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移風易俗活動,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婚戀觀,積極引導群眾抵制陳規(guī)陋習,自覺踐行文明新風尚。在鄉(xiāng)村,以“一約四會”為抓手,漳州開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培訓356場,培訓移風易俗勸導志愿者2.7萬余人。今年來,各縣(區(qū))、開發(fā)區(qū)(投資區(qū))已組織移風易俗“三好”典型開展交流分享活動近160場次。
以文化人、啟智潤心,打造城鄉(xiāng)新風離不開堅定文化自信。漳州市委文明辦不斷拓展文化育人陣地,加大文化服務力度,推動城鄉(xiāng)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fā)展,助力形成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漳州古城“閩南書院”、龍海閩南文化展示交流中心等閩南文化陣地相繼揭牌亮相,漳州把歷史遺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場館等納入文明實踐陣地范疇,以城市文化地標鏈接社區(qū)文化資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依托,借助傳統節(jié)日及世界閱讀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特殊節(jié)點開展“全民閱讀”“公益課堂”與“小木偶 大世界”非遺文化志愿服務隊公益惠民演出等活動蓬勃開展,讓節(jié)日真正成為文化節(jié)、愛國節(jié)、道德節(jié),讓公共文化服務延伸進村社的各個角落并生根發(fā)芽,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志愿服務,大家一起來
提升市民素養(yǎng)
塑造城市品格澆灌“文明之花”
“你文明的樣子,就是文明城市的樣子!”近日,漳州市委文明辦開展“身邊的文明漳州”短視頻主題征集活動,點開話題頁面,禮讓行人、誠信經營、愛護環(huán)境、垃圾分類……一條條短視頻作品生動記錄著漳州城市各個角落的文明畫卷。
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核心與靈魂。深化文明實踐活動,提升群眾素養(yǎng)。德潤校園,營造文明環(huán)境、學習文明禮儀等主題活動走進校園,引導未成年人形成健康心理及健全人格,培養(yǎng)文明習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結對共建,各級文明單位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活動、便民服務等多彩文明實踐活動,貼近群眾生活、傳承傳統美德;提質培優(yōu),推動“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yōu)工程,文明實踐單位打造品牌項目,發(fā)揮文明培育功能,如長泰區(qū)林溪村文明實踐站傳承弘揚孝老文化,在全區(qū)率先建成長者食堂,深受群眾贊譽。
依托文明宣傳陣地,涵養(yǎng)文明行為。6月17日,龍海“月港傳奇”群星演唱會前夕,“文明漳州”抖音號趁勢發(fā)布視頻呼吁市民文明觀演;每逢節(jié)假日,“文明在漳州”微信公眾號都會將文明旅游“攻略”裝入出行市民“行囊”;漳州文明網通過“文明評論”與“文明市民教育”專欄,普及文明風尚、文明禮儀等;構建誠信宣傳教育體系,殘疾小伙黃志生二十年誠信經營維修手機、漳州海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海虧損十幾萬只為確保及時交貨等一段段守信重諾的故事在各級媒體平臺的宣傳推廣中成為漳州美談。
誠實守信、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養(yǎng)犬、文明祭祀等日常文明行為,在日益濃厚的宣傳氛圍中內化為市民自覺的行為習慣。如今,“光盤行動”“垃圾分類”成為城鄉(xiāng)新時尚;出行安全、停車有序成為“流動”的文明風景線;無痕露營、文明游園為每一處風景“錦上添花”……漳州市聚焦培育時代新人,提升市民文明素養(yǎng),持續(xù)推動現代文明生活理念方式漸成自覺。一件件“關鍵小事”的轉變,一個個人民滿意的笑容,為文明漳州寫下生動注腳。(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