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3日訊 連日來,薌城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設非遺課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布袋木偶戲非遺小課堂”老師授課(西橋街道 供圖)
布袋木偶戲:方寸戲臺,執掌乾坤
西橋街道延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布袋木偶戲非遺小課堂”活動。延安社區特邀漳州布袋木偶戲藝術家親臨授課,藝術家通過精湛的操控技藝將一個個布袋木偶賦予生命,演繹出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故事。隨后,藝術家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詳細講述了布袋木偶戲的起源、發展歷程、表演特點及近年來的創新實踐,使在場觀眾對這項非遺藝術有了全面的理解。
理論講解之后,非遺小課堂進入了實踐環節。在藝術家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親手觸摸、操作布袋木偶,嘗試模仿表演動作,在與傳統藝術的親密接觸中激發了對非遺文化的濃厚興趣與敬畏之心。
活動合照(東鋪頭街道 供圖)
中國書法:行云流水,渾然天成
由薌城區委統戰部指導,東鋪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漳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墨香傳友誼——外國留學生體驗世界非遺中國書法研習活動”。
活動邀請臺灣藝術大學博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漳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北一,為閩南師范大學俄羅斯籍、馬來西亞籍留學生,講述中國書法藝術悠久的發展歷史,從文字學的視角闡釋中國象形文字于時空發展演進中的文化、藝術及時代價值,分享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觀念。
芝山街道舉辦創意手工紙漿畫活動(芝山街道 供圖)
紙漿畫:以“紙”為媒,別具“漿”心
芝山街道甘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廈門銀行漳州金峰支行舉辦創意手工紙漿畫活動。
活動中,社區志愿者介紹了紙漿畫的起源,通過對制作步驟進行講解,讓大家對“紙漿畫”有了初步了解。隨后,居民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體驗紙漿畫的制作過程,經過紙漿上色、塑形、晾干等步驟,一幅幅立體感十足的精美紙漿畫呈現在大家眼前。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非遺知識競答環節,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讓參與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
此次活動讓居民深入領略紙漿畫所承載的歷史底蘊,感受到古老手工技藝的獨特魅力,大家紛紛表示,將積極參與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薌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