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宣導機制 助力美好生活
集美轄區多措并舉宣導垃圾分類減量
體驗日活動。(集美區垃分辦 供圖)
垃圾減量分類投放,是低碳生活、循環經濟的第一把“秘鑰”。在第二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和“世界環境日”之間,集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創新宣導機制,采取“常態+集中+多元”模式,在轄區掀起垃圾分類宣導熱潮,引導居民、家庭、社區提升認同感、增強行動力,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美好生活助力。
“垃分達人”大放異彩
“我愛我家,共同守護!”日前,56歲的集美“垃分達人”鐘愛美帶著自編自導的竹板歌,代表集美亮相2024年“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啟動儀式,展現了集美“垃分達人”的新風采。
鐘愛美是小區“垃分”督導員,也是社區舞蹈老師,還是一名熱心的志愿者。她經常自掏腰包買貼紙、布娃娃作為給小朋友的獎勵,還帶領廣場舞姐妹淘一起學快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垃分理念。
啟動儀式上,集美區帶來垃圾分類圈圈樂小游戲,與全市居民群眾互動,為倡導垃圾減量、傳遞低碳生活理念貢獻集美力量。
陣地同頻 提升認同感
從城市社區到田野鄉村,從機關單位到企業廠區,集美區拓展戶外宣傳陣地,在交通主干道、學校、公共機構等室內、戶外電子屏投放展播宣傳海報和宣傳視頻,提升百姓對垃圾分類的認同感,增強垃分行動力。
家庭分類僅僅是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其后,還有收集、轉運、處理、再利用等環節。集美區垃分辦舉辦“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驗日”活動,讓轄區百姓對循環經濟有更直觀感受。
轄區公共機構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熱心市民等不同群體應邀,到中央公園城小區、垃圾分類科普宣教基地參觀?!疤蝗菀琢?!家庭分類感覺都很繁瑣,沒想到后端處置環節更多。”一位參觀者表示,自己和家人都特別喜歡集美,愿意一起為集美城市環境盡一份力。
宣導進萬家 觸角向下延伸
最近一段時間,集美大街小巷、樓宇車間紛紛出現“紅馬甲”身影。轄內六個鎮街志愿者再進萬家門,對話家庭主理人,開展新一輪垃圾分類宣導。僅一周時間,志愿者們入戶宣傳16460戶。
5月底,杏林街道在杏林文體中心廣場舉辦垃分宣傳主題活動,“游園會+文藝晚會”模式吸引了眾多市民朋友駐足。與此同時,集美區垃分辦還依托轄內文體平臺,主動配合積極“唱戲”,在端午賽龍舟期間,開設垃分市集。據悉,近半個月以來,轄內鎮街、社區主動把垃圾分類宣導融入業務培訓、黨建活動、志愿服務。可喜的是,社區居民主動分、懂得分有長足進步,分類減量、低碳環保越來越成為眾多家庭的新時尚。(集美報記者 劉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