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包粽子……連日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吸引各地市民積極參與,共同感受節日的暖意,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粽香情暖心更暖
6月5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象山社區黨委聯合共建單位在長者食堂開展“黨建引領迎端午,粽香飄飄暖民心”為主題的端午節活動。
當天,居民們齊動手、共參與,滿懷愛心與祝福,包出了一個個粽子。現場氣氛歡樂祥和,設置了義診、香囊制作等公益便民服務,并開展平安三率、移風易俗、垃圾分類等宣傳活動,社區工作人員還為轄區困難居民、獨居老人送上關懷與溫暖。
迎接端午,各地粽香飄、情意暖。6月6日,福州市羅源縣起步鎮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300秒包粽子比賽,村民們化身包粽高手,同時成為孩子們的專業包粽子指導;同一天,鼓樓區鼓西街道保定社區里暖意濃濃,福州住房公積金中心鐵路能化黨支部聯合社區開展主題為“端午情濃與粽不同”的包粽子活動,為社區居民、老人送去祝福與關懷;臺江區寧化街道福祥社區黨委近日在福祥社區FuLife+共享社群空間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 端午‘粽’情連民心”活動。
共迎端午,共敘情誼。6月5日,“濃情端午,茶香兩岸”暨“讓政協走進臺胞、讓臺胞走進政協”活動舉辦,福州市馬尾區政協邀請20多名在榕臺胞臺屬品茶香、慶端午、話親情。
當天,臺胞和政協委員們一道參觀了閩茶博物館,學習茶知識、感受茶文化,了解兩岸的茶情緣。活動中,20多名臺胞臺屬與政協委員“結對子”,馬尾區政協馬江畫院的書畫藝術家們還創作了20幅書畫作品,作為贈予臺胞結對交友的象征。
海上“蛟龍”齊競渡
端午將至,連江海上龍舟賽火熱開賽。6日6日,福州市連江縣筱埕鎮定海村龍舟下水儀式舉行,隨即海上龍舟賽揮槳開賽,活動將持續至10日。
當天8時許,隨著裁判手中紅旗落下,龍舟如離弦之箭在大海上劈波斬浪、勇爭上游。“賽龍舟幾乎年年看,海上賽龍舟是第一次看,精彩、震撼!”特意趕來觀賽的寧波游客陳先生忍不住點贊道。
定海村黨總支副書記甘成章介紹,定海村沒有水道,所以從古至今都是在海上進行龍舟競渡。與在江河里賽龍舟不同,海上賽龍舟受潮水汛期、風力風向等因素影響,所用的龍舟要比內河龍舟寬二三十厘米,船沿高度則多出近十厘米,這樣的造型更能與潮汐風浪對抗,不易傾覆。
端午期間除了筱埕鎮,在連江縣苔菉鎮、黃岐鎮、坑園鎮等鄉鎮也都能欣賞到精彩的海上賽龍舟。
品味民俗話傳承
6月6日上午,在福州市倉山區陽岐嚴復廣場“端陽粽香縈佳節 榕城百福聚南臺”——2024年“我們的節日·端午”福州市主場倉山專場暨“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主題活動舉辦。活動現場,傳統端午祭屈子儀式、豐富的端午民俗體驗和非遺文創體驗,讓傳統節日文化走進人們日常生活。
在當天的端午祭屈子儀式上,嘉賓共同向河里拋灑粽子,恭祈端午安康,在龍舟翻起的浪花和鑼鼓聲中,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端午民俗體驗同樣精彩,包粽子、制作香囊、刺五毒等一系列充滿福州特色的端午民俗體驗活動引人入勝。現場還設立端午非遺與文創體驗展示區,壺山林氏傳統中醫、郭宅非遺竹編、茉莉花茶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非遺項目一字排開,還有隆福記傳統小吃、百餅園和海欣魚丸等福州特色小吃攤位吸引市民駐足體驗。
6月6日,福州市臺江區新港街道在南公河口歷史文化街區崈陽堂茶書院開展“話端午 傳民俗 做彩粽”手工技藝活動。
活動現場,民俗文化專家為大家講解了彩粽的歷史與淵源。隨后,大家開始制作彩粽,用五色絲線、金銀線圍繞手工制成的幾何殼體纏繞,形成色彩鮮艷的紙粽,并把艾葉、菖蒲或者樟腦丸等放入幾何殼內,使彩粽鮮艷奪目、芳香怡人。(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