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深讀 | 德化:以縣域城鎮化推動共同富裕
    http://www.caoliu14.com? 2024-06-05 16:40:15 黃瓊芬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周冬

    image.png

    生產車間里,工人在趕制陶瓷訂單。 林婉清 攝

    東南網6月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林婉清 許華森)

    核心提示

    企業車間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廣袤田野上,洋溢著綠色的希望;歡樂田園里,風景與煙火一起裝進人們的心里……芒種時節,行走在德化城鄉,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來,德化縣深入實施“小縣大城關”發展戰略,并被列為全省首個做強城關統籌城鄉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試點。以此為契機,德化縣大膽改革,積極探索,先后獲評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

    去年以來,德化縣按照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部署,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鄉風貌煥新提質,獲評全省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激勵縣,并作為全省唯一縣城列入全國區域(城市)產業名片打造首批試點。

    讓農業人口進得來

    進城20年,葛坑鎮大嶺村村民蘇啟輝早已融入德化縣城的生活。“過去,在村里只能靠種地謀生,沒有什么副業可以發展,收入非常有限。”蘇啟輝說,2000年前后,大嶺村的村民就陸續帶著孩子離開村子外出務工,村里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

    2002年,蘇啟輝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帶著孩子進城并進入一家陶瓷廠工作,每月就有一兩千元的收入。相比在家務農,對蘇啟輝而言,這個收入不算低。如今,經過10多年的努力打拼,他已是一家陶瓷企業的車間主管,每月工資到手六七千元。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德化縣開始實施大城關戰略,大力發展陶瓷特色產業,有序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向縣城轉移,促進要素集聚,不斷提高縣城建設水平。

    “大城關戰略的實施,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只有產業發展起來,工作崗位多起來,進城農民有工作才能留得住。”德化縣發改局局長周益國說,對此,多年來德化堅持大力發展陶瓷這一主導產業,確保農民進城能就業、有工資。

    針對全縣陶瓷企業布局小、散、弱等突出問題,德化縣通過政府主導,逐步推動陶瓷企業從農村向城關集中。此后,德化堅持“節約用地、集群發展”的思路,先后開發8個總面積近萬畝的工業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

    目前,德化全縣擁有陶瓷企業4000多家,90%以上集聚在城區周圍,陶瓷產品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陶瓷工業產值到2022年突破50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

    產業的發展,為德化進城農民提供就業崗位10多萬個,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城鎮化率達78.8%,集中了超全縣三分之二的勞動力、經濟總量和稅收。

    與此同時,德化縣還深化改革,確保農民的農村產權有收益。

    “自從我們村跟國有林場聯營后,管理撫育的毛竹產量和質量逐年提升,不僅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大銘鄉金黃村村民蘇培南說。

    近年來,大銘鄉大膽探索、勇于改革,有效整合林業資源,在金黃村率先設立“兩山轉化”林業金融服務中心,有力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轉化,成為泉州全市“深化林改第一村”。

    多年來,德化縣持續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有償流轉土地5.1萬畝、林地10.6萬畝,保留原有的地、山權、林權、房權,讓進城農民沒有后顧之憂。

    “2013年,德化縣就在全省率先提出‘以林權換收益、以收益換保障’的改革思路,試行村組集體將商品林林地使用權以及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森林、林木使用權(三權)依法流轉到縣辦公司林場,享受以120畝流轉30年以上置換1套50~90平方米進城農民工限價房購買指標的政策。”德化縣林業局黨組成員賴經旻說。

    這一改革措施提出后,先后在水口鎮湖坂村、南埕鎮連山村兩個村開展試點工作,依法流轉森林面積1.5萬畝,置換進城農民工限價房購買指標117套。

    “‘林權兩換’改革試點是德化縣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的一次大膽、成功的嘗試,是對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一次有益、全新的探索。試點經驗做法先后得到國家、省、市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為全面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提供了典型經驗和先行樣板。”德化縣林業局局長陳文鋒表示。

    讓進城農民留得住

    “住在這里生活配套好、經濟壓力小,我們很滿意。”近日,葛坑鎮大嶺村村民陳仁杰領著記者參觀了他居住的小區。

    2003年,陳仁杰一家選擇離開大嶺村來到德化城關務工。兩年多前,他以每平方米3600元的價格,在德化縣城東“萬德·富貴世家”小區購入一套90多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去年8月,房子交付后他就進行了簡單裝修,年底一家子就住進了新房子。

    “萬德·富貴世家”,是德化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之一,小區里像陳仁杰這樣的進城務工人員不在少數。

    為了進一步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實現務工人員市民化,早在2013年,德化縣就制定出臺《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符合進城務工年限等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可以申請以優惠的價格購買住房。2017年,德化縣采取“限價房、競地價”拍賣方式,降低進城務工人員購房條件,取消購房對象在城關務工年限及所在企業納稅等條件要求。

    10多年來,德化縣通過舊村復墾安置房、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企業職工公寓、造福搬遷工程、林權換房等方式,加大經濟實惠住房建設。目前,德化已先后建設了9個進城務工安居工程項目,累計建成經濟實惠住房2.7萬余套,讓8萬進城農民、5萬縣外務工人員居者有其屋。

    “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居住的問題,讓大家能夠進得來、住得下,安居工程的房子都是以限價房的形式銷售,每平方米售價在2800元至4200元間,比一般的商品房價格低了很多。”德化縣住建局住保中心負責人章龍水說,“小區就近也建設了小學,配套設施完善。”

    隨著大城關戰略的實施,城關人口不斷聚集,德化縣不斷擴容提質社會事業,在縣域內統籌安排專項補助資金,布局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社會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讓進城農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

    子女教育,是進城人員關注的重點之一。“德化縣推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零門檻’就近入學,和城市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德化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周錦輝說。

    得益于這一政策的實行,去年9月,水口鎮的小斌順利從雷峰鎮徐林吉希望小學轉入城關的金鎖小學就讀。“這個學校很漂亮,同學們也很友好,我非常喜歡。”轉入新學校,小斌就迅速和同學們打成一片。

    為了接納進城人員子女上學,近10年來,德化縣新增學位2.6萬個,培育各類縣級以上示范校(園)80所。

    除了學有所教,還要病有所醫,德化縣建成4個重點醫療項目,新增醫療床位1100張,高位嫁接深圳大學總醫院等高端資源,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縣,縣內就醫患者在縣級醫院門急診比例達91%、住院比例達98%。

    社會治理方面,加快推進“黨建+”鄰里中心全覆蓋,深化“愛心幸福城”活動,構建網格服務管理“一張網”,德化縣還獲評省平安建設示范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讓守村群眾融得進

    近日,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陶瓷藝術系輔導員鄭巧玲再次帶隊走進德化縣國寶鄉南斗村。“南斗村是我們學生的寫生實踐基地,同時也是校地合作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點。這是我第四次帶隊到南斗村,主要是帶領學生進行墻繪的寫生,為南斗村的微景觀添磚加瓦。”

    南斗村是省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高校書畫寫生基地和紅色旅游勝地,去年接待來訪游客近萬人次。數年前的南斗村,卻是另一幅景象:占地面積9.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近2200人,但常住人口僅280人,空心化嚴重,發展動力不足。

    面對鄉村人口較少的短板,近年來,南斗村以黨建引領,與毗鄰的內坂、祥云兩村抱團發展,盤活農村閑置民房,建立南斗片區“黨建+”鄰里中心,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村居品質。

    “我們進一步挖掘南斗片區的紅色、陶瓷等文化資源,打造形成‘研學+紅色’等四大課程和黨建團建、素質拓展、陶瓷手作等多種業態,組織開展了農事采摘節、稻夢趣玩節、游擊戰體驗等活動,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的產業升級,推動南斗片區振興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省教育廳派駐南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林曦介紹。

    在“小縣大城關”的背景下,德化縣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8.8%,近八成的農村日益空心化、老齡化,隨之而來的是面向農村留守人員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較弱、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如何打造共同富裕鄉村,成為德化縣廣大鄉村亟待破解的難題。

    對此,德化給出的答案是:抱團發展。近年來,德化縣創新推行黨建引領跨鎮聯建機制,推動片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協同協作、共建共享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新路徑,有力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德化縣推行黨建引領跨鎮聯建機制,立足歷史人文、地理區位、道路交通、資源稟賦等因素,將16個非城關鄉鎮劃分為東部、西南和西北三個片區,共同推進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社會治理、資源開發、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村集體增收等工作。”德化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佰凌說。

    圍繞水口、南埕等鄉鎮地理區位相近、旅游資源富集等特點建立東部片區,著力推動區域內文化旅游業與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融合發展;針對美湖、大銘等西南片區鄉鎮農業生產歷史悠久、農特產品品類豐富的特點,著力構建片區內部多元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針對上涌、葛坑鎮等西北片區鄉鎮瓜果產業獨具特色,深度整合區域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瓜果特色品牌。

    鄉鎮聯建形成合力,產業振興持續發力。德化已經培育了春美鄉黃花菜、上涌鎮德化梨、湯頭鄉刺葡萄等“一鎮(鄉)一業”,以及1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8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并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這幾年,公司優先安排當地200多名村民就業,累計發放工資5000多萬元,為本地留守老人、經濟困難戶等發放慰問金200多萬元,村民真切地享受到了鄉村振興的成果。”位于湯頭鄉的德化縣春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昌毅說。

    除了跨鎮聯建,德化縣還首倡“四市六縣”成立“環戴云山”綠色經濟產業區域聯盟,共同策劃自駕游“后備箱經濟”、閩中職教聯盟、農產品集中展銷等項目,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image.png

    德化縣城區一角。許華森 攝

    image.png

    德化九仙山星空露營地。黃谷瑩 攝

    image.png

    種植戶在采摘德化梨。吳有森 攝

    image.png

    航拍曾坂村。 賴建明 攝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毛片a级三毛片免费播放|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影视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州免费一级毛片|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 成人性生话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jjizz全部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中国极品美軳免费观看|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avtt加勒比手机版天堂网|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