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做公益宣傳
她終日與眼鏡為伍,有空就去做公益,既經營光明,也經營著溫暖。這是33歲的陳燕芳對自己生活的描述。多年來,她將創業與公益相結合,在關愛婦女兒童、困難家庭等方面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2023年,陳燕芳獲評第七批省五星級志愿者。
創業初成 用愛守護成長
2017年,陳燕芳和丈夫辭去眼鏡公司的工作,在安溪縣城開了一家眼鏡店。憑借著夫妻倆豐富的配鏡技術及熱情周到的服務,店里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軌。
陳燕芳是個熱心腸,2013年就加入當地公益組織擔任志愿者。“孩子,上課看得清老師板書嗎?大爺,平時看東西看得清楚嗎?”走訪困難家庭時,她尤為關注幫扶對象的視力問題。她的車上常年都會放置幾副老花鏡,走訪中若發現有需要的老人,她便毫不猶豫地送出去。
一副好點的眼鏡要近千元,對于家庭困難的學子來說也是一筆負擔。為此,和丈夫商量后,陳燕芳免費為困難學子配了數十副眼鏡。孩子們提出分期支付費用,都被她溫柔地拒絕。“這些孩子很懂得感恩,逢年過節都會發來問候信息,這些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她說。
真情實意 幫扶困難家庭
熱心公益的陳燕芳還是安溪縣茜茜公益協會常務副會長,自2013年5月開始參加志愿服務以來,累計時長近2000小時,累計服務年限為11年。此間,陳燕芳的眼鏡店還曾賣起了蘆柑。2019年,聽聞永春一困難果農的蘆柑滯銷,她親自前往永春了解情況,并發動志愿者及朋友幫忙宣傳購買。同時,她的眼鏡店也囤了不少蘆柑,并熱情地向前來光顧的客戶推銷。多年來,通過線下和線上渠道,陳燕芳幫助賣出上千斤蘆柑,實實在在解決了果農的燃眉之急。
作為一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女性,陳燕芳深知鄉村勞動者生活工作的不易。現為安溪縣婦聯執委的她,以“婦女微家”為陣地,實施“微公益”,帶頭開展幫扶行動,幫助困難婦女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阿蘭(化名)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在一場意外中離世,她不得不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生活陷入困境。了解情況后,陳燕芳主動伸出援手,幫阿蘭對接到一家采茶廠工作。在那里,采茶、挑茶、包裝……阿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孩子。
今年以來,陳燕芳積極開展“頂梁柱母親”的走訪和材料收集,并進行對接幫扶,先后幫助了30名困難婦女。“我喜歡做公益,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收獲了很多,常常被各種人物和故事打動。”她說,做公益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自己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張曉玲 實習生 陳莉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