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主題活動現場(后垵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今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為提升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對能力,近日,廈門市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行動,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亮點紛呈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服務展風采 防災意識共提升
5月12日,上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集美區灌口鎮消防大隊走進灌口中心小學舉辦“5·12 防災減災日,安全新風尚”消防安全知識宣傳講座。
消防安全宣講員謝毅祺通過回顧汶川地震,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隨后,他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詳細講解了消防水帶及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學會正確報警、疏散和自救的流程。
講座中,孩子們積極互動,謝毅祺耐心地解答孩子們的問題,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傳授消防安全知識。
“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防災減災主題系列活動現場 (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鑄牢安全壁壘 專業力量來支持
日前,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邀請集美區飛鷹救援隊走進杏濱小學,為一千多名師生開展“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防災減災主題系列活動。
疏散警報響起后,由飛鷹救援隊引導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疏散。師生們用手捂住口鼻,彎腰快速安全地撤離到操場,并清點、匯報本班學生人數。整個撤離過程緊湊有序、迅速到位。
當天,杏濱小學相關負責人及飛鷹救援隊隊員對演練情況進行了匯報總結。飛鷹救援隊隊員還現場展示了傷者救護及傷口包扎的方法。
華大志愿者講解地震波的傳播過程(滸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凝聚知識守護力 智慧點亮未來
為增強社區青少年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上午,滸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華僑大學“僑小震”防震減災知識宣講志愿服務隊,開展“智慧啟航,安全‘童’行”滸井社區防震減災主題課堂。華大志愿者采用知識講解、問答、游戲互動等方式,幫助兒童了解地震的成因、前兆以及逃生常識。
為了講解地震波的傳播過程,志愿者通過橫波模擬振動平臺,讓孩子們能夠直觀感受地震發生時“大廈”的晃動;帶領社區兒童制作“手工地震儀”,鍛煉動手能力,進一步了解地震儀的原理和構造,夯實地震知識,更深入地認識到地震的危害。
此外,上頭亭社區、第一社區、銀亭社區、后垵村、三興社區、頂許村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宣傳展板等方式,向廣大市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東南網 詹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