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之“俗”,乃傳統習俗、公序良俗之意。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婚俗悄然“變味”,“天價彩禮”也成為了熱議的話題。連日來,在平潭,一場抵制陳規陋習、堅決遏制高額彩禮之風的行動,正在鋪開。
5月13日,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厝祥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移風易俗普法教育宣傳活動。現場,來自平潭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為村民們解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以典型案例為大家釋法明理,引導村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戀愛觀、婚姻觀,自覺抵制高額彩禮,反對攀比之風。
“現在彩禮的金額不斷上漲,已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圍,這種美好習俗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此次宣傳活動讓我們明白高額彩禮不僅是社會文明的倒退,也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厝祥村村民周瑞金說。
自古以來,婚禮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希冀。在平潭市民林從龍看來,如今的婚禮包含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回憶起年輕時,林從龍一個月工資僅有25元,結婚時并沒有大操大辦、低俗婚鬧等不良風氣,彩禮也只有50元,結婚當天一家人圍坐一起吃一頓便飯,并接受親朋好友的祝福與教導,以喚起新人對婚姻家庭的責任感、使命感,既熱鬧又溫馨。“這幾年,我也參加了不少親朋好友的婚禮,我認為酒席規模與彩禮價格一路高升與大家的攀比之心有很大關系。尤其是農村,一些普通家庭也通過支付高額彩禮,來維護自己的面子和尊嚴。”林從龍說。
隨著社會進步自然革新,也有不少年輕人傾心“不早起,不接親,不請司儀”的“小而美”新式婚禮,為愛減負。“其實我們年輕人并不喜歡大操大辦的婚禮,越簡單反而越好,現在很流行結婚旅行,回來簡單辦個答謝宴,這樣也蠻好的。繁瑣的婚禮與高額彩禮更多是父母那輩的意思,我覺得彩禮的高低并不能與感情畫上等號,只有互相理解的愛情才能走得更加長久。”平潭市民吳女士說。
高額彩禮問題涉及經濟、人口、社會、觀念、風俗等方方面面,營造健康婚戀觀、家庭觀需打好治理“組合拳”,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據悉,接下來,金井片區管理局將持續開展文明新風系列活動,通過進一步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制度;開展普法宣講會;將“講文明,守承諾”和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中;各村居組織成立抵制高額彩禮志愿勸導隊,并通過對適婚青年開展上門勸導等方式,讓婚姻的締結回歸情感,讓“重彩禮”回歸“重禮儀”。
“希望能夠通過宣傳‘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這個主題,真正引導廣大群眾共同抵制陳規陋習、遏制高額彩禮的不良風氣,從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金井片區管理局黨群工作處干事高佳凱說。(平潭時報記者 黃鶯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