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經常下雨,路面濕滑,容易摔跤。現在換上新的防滑磚,大家可以放心走路了。要為社區點贊!”日前,家住延平區水南街道江南社區豫軒里小區的陳如鶯看到修繕后的小廣場,頗為高興。
小廣場位于江南社區豫軒里小區和鴻軒里小區的交界處,由于使用年限較久,防滑效果差,而且多處地磚破損。
“在日常入戶走訪中,居民向我們反映了這一問題,也有部分居民通過社區小微權力監督群反映,希望社區盡快處理。”江南社區黨總支書記說。社區馬上到現場核實,并充分聯動共建單位南平市城市管理局,對小廣場進行修繕。“小廣場附近有一所幼兒園,老人、小孩通行較多,我們更換新的大理石防滑磚,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工人在更換防滑地磚 (圖片來源:水南街道江南社區)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江南社區現有13個小區,6900多戶2萬多人。近年來,社區認真學習廖俊波同志優秀品質,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萬聯·藍灣國際小區居民羅賢發對此深有體會,“小區里發生管道破裂、路燈不亮、道路破損等問題,社區總是想方設法及時幫助解決。2024年春節前,社區還幫我們清理了化糞池。”
“江南社區大部分居民小區交房都在8年以上,部分基礎設施出現老化問題,如化糞池容易發生堵塞,導致污水外溢,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羅淑貞說,2023年底,社區居民提出“是否可以找專業部門對小區化糞池進行徹底清理”的訴求。“得益于‘黨建+文明創建’‘機關聯社區+黨建促治理’共建機制,我們和市、區城管局的專業人員到現場勘察后,發現這一現象涉及多個小區,隨即制定了清理方案和時間表,用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0個小區27個化糞池的疏通清理工作。”
家住博郡小區的居民劉玲同樣對社區的工作表示滿意,她說:“2023年,小區的人行道發生塌陷,社區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并籌集資金,修復了人行道。”
“目前,我們正在解決居民反映的江南路小金星幼兒園后門人行道‘斷頭路’的問題。”社區書記表示,做好社區工作,就是踐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就是走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主動擔當作為,用腳步丈量文明,用心、用情、用力展現文明,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每一項為民服務的事情做實做細,為居民幸福‘加碼’,讓居民滿意的笑臉成為靚麗的風景線。”(閩北日報 盧國華 嚴玲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