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過這階段的培訓,我們都能掌握一項泉州傳統刺繡技藝……”4月13日上午,在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25名婦女在繡架前暢談自己的學習目標。
據了解,為了提高婦女的職業技能水平,促進婦女人才梯隊培養,推動女性非遺繡品人才與古城文旅、新時代非遺保護、非遺活化利用需求有效鏈接,鯉城區婦聯聯合鯉城區委人才辦、鯉城區文旅局、鯉城區總工會、鯉中街道黨工委啟動巾幗非遺繡品人才培養計劃(下文簡稱“繡品人才培養計劃”),計劃十年培養一千名女性非遺繡品技能人才。
啟動儀式。施遠圻 攝
開設免費培訓班 系統教授泉繡技藝
“泉繡是閩南傳統工藝美術的瑰寶之一,但因老藝人年事已高、繡制女工后繼乏人、刺繡行業缺乏新領軍人物等多種原因,阻礙泉繡發展的步伐。于是,我們便想通過啟動繡品人才培養計劃,發揮廣大婦女力量,共同傳承發揚非遺泉繡技藝?!滨幊菂^婦聯主席李艷珠介紹道。
據介紹,繡品人才培養計劃將持續十年,每年面向有學習刺繡意愿的婦女群眾免費開設4—5期的職業技能培訓班,每期為24節課,每周六集中授課,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操作、案例分析等相結合的方式教授學員學習掌握金蒼繡、珠繡、白繡等泉州三大繡品的刺繡技藝。
“小時候我就有接觸過泉州的非遺文化,但都是淺嘗輒止,沒有深入了解。這次在微信群看到招募學員的信息,我便報名參加了,希望能通過這階段的學習,學好一項刺繡技藝,繡出有趣的作品。”今年22歲的陳彥馳告訴記者。
為了鼓勵學員們認真學習、積極創作出好作品,主辦方選拔優秀學員作品,定期對外展示交流,依托世遺泉州文旅優勢,推薦參與行業賽事、跨界合作等,幫助打通人才對外交流通道,并推薦優秀學員參評鯉城區三八紅旗手、鯉城區級高層次人才。
首期培訓班開課。施遠圻 攝
學好非遺技藝 靠雙手增加家庭收入
“很高興能看到這么多人對泉州傳統刺繡感興趣,來報名參加培訓學習,我一定會好好教她們金蒼繡的技法,希望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承下去?!比菔屑壏沁z項目金蒼繡代表性傳承人陳美英告訴記者。
今年80歲的陳美英從19歲起便開始學習金蒼繡,并以此為生,用一輩子的時間做好這件事。她發現,這幾年隨著古城文旅的發展,繡品賣出去的價錢也越來越好,“只要把這門傳統技藝學好了,就不怕失業?!彼驅W員們說道。
原來,首期培訓班學員年齡在22歲—53歲不等,其中不僅有女職工、女大學生,還有不少缺乏穩定收入的“頂梁柱母親”“寶媽”,她們也希望能通過培訓班學習到新的技能,通過雙手增加家庭收入。
鯉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總工會主席曾朝陽表示,鯉城作為世遺泉州核心區,“復興”非遺泉繡技藝責無旁貸,希望全社會要共同推動非遺泉繡事業和鯉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幫助廣大手藝人在傳承發展中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吸引更多傳承者加入,為鯉城“品質名城·現代都市”建設貢獻源源不斷的非遺力量。(東南網 鯉城區婦聯 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