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向餐飲服務單位經營者發放宣傳材料。(思明區市場監管局 供圖)
為深入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弘揚節儉惜福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2024年文明餐桌行動方案,以“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為主題,以制止餐飲浪費為抓手,在全社會倡導“適量點餐、剩菜打包”的用餐文化、“公勺公筷”的使用規范以及拒食野味的文明習慣,培育文明、科學、健康、環保的用餐新風尚。
按照方案部署,今年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強化監管,督促餐飲企業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內容;結合“月月十五查餐廳”“每月一周查網紅”等行動,以節假日、重大活動等為重點時段,以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浪費等為重點問題,加大對餐飲浪費執法查處力度,推行“簡案快辦”查處模式,向社會曝光查處的典型案例。
具體舉措
加強“文明餐桌”宣傳引導
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將大力推動《供廈標準 制止餐飲浪費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的廣泛執行;發動消費者開展“光盤行動”隨手拍活動;持續開展“紅黑榜”公示。
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
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在嚴把食品安全關的同時,提供“半份、小份、可選擇套餐”等服務方式,在菜單或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展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
開展“拒食野味”文明行動
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及消費者摒棄“野味滋補”的觀念,自覺保護、拒食、拒售野生動物。加強農貿市場巡查,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及加工制作行為,防范銷售、濫食野生動物所引發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
積極推進“文明餐桌”社會共治
結合“明廚亮灶”等工作,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向社會公開餐飲加工全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積極調動市食安聯、餐飲協會等行業協會,通過舉辦“學校星級食堂”等評選活動,將制止餐飲浪費成效列為評選重要內容,鼓勵更多餐飲服務提供者通過自我承諾、自我聲明等履行制止餐飲浪費主體責任。(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