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顯示,這個清明假期,全國范圍內紅色旅游持續升溫,人們前往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區等地,緬懷革命先烈,燃亮精神火炬,接受愛國教育。數據顯示,從清明假期前一周開始,紅色旅游就呈現上升趨勢,清明節當天游客量比節前日均增長37%,同比增長10%。(4月5日央視網)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有相當一部分游客選擇紅色旅游景區,緬懷革命先烈,致敬人民英雄,獻花、憑吊、追思、緬懷,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為賡續紅色精神,點燃明亮的精神火炬,用不同方式推動紅色旅游持續升溫。
升溫的紅色旅游,燃亮精神火炬。每一處革命老區、每一座革命紀念館和博物館、每一個烈士陵園,都是我們燃起精神火炬的能源。節假日,多去紅色景區開展紅色旅游,更能幫助自己認清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將承載著革命先烈奮斗的光榮歷史銘刻在心,激勵自己常懷感恩之心,牢記肩上的責任,以革命先輩為榜樣,自覺點亮心中的紅色“火種”,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代代相傳,在開拓中弘揚紅色精神,加倍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升溫紅色旅游,壯大紅色基因。紅色基因強大,愛國愛黨的信仰更加有力,有助我們始終保持奮斗熱情;紅色基因堅定,能夠幫助我們堅定革命信心,不被任何錯誤思潮“遮望眼”;紅色基因堅韌,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敢于堅定不移乘風破浪勇敢前進。統計顯示,這個清明假期,家庭出游人數占整體紅色旅游人數的45%。而紅色旅游中31—40歲的中青年人占比最高,達到了35%。中青年熱衷紅色旅游,充分說明紅色基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是民族強大的精神內核,是激勵中青年敢于創新創造的動力引擎。這也是他們愿意一次次重走長征路,去紅色景區旅游的動能所在。
升溫紅色旅游,擔起復興大任?;赝腥A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歷史見證了一艘小小紅船到中華巍巍巨輪的巨變,見證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紅色精神譜寫的輝煌。去紅色景區聆聽紅色故事、參觀紅色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打卡紅色地標……更能幫助每個游客感悟黨的光輝歷程,感受祖國強大的密碼。從而在追溯紅色歷程中,更加堅定立志報效祖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初心和使命。
在紅色旅游中高擎精神火炬,文旅部門需要科學精準地將一個又一個“紅色地標”串點成線,連片成面。為大眾指明紅色旅游“航向”,用科技、大數據等讓紅色景區火起來,幫助游客在紅色旅游中壯大紅色基因,高擎紅色火炬,傳承紅色精神,共同推進中華巨輪駛向遠方。(晉安區委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