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街道黨員干部、企業代表聆聽黨史宣講。記者 張雅雯 攝
學習黨史明初心,祭奠英烈勵今人。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清明節來臨之際,翔安區民安街道黨員干部、企業代表共70余人在陳先查烈士墓及中共同安縣委舊址開展“學黨史緬先烈明初心講奉獻”宣講活動,以此增強黨性修養、厚植愛國情懷。
祭奠緬懷傳承紅色基因
4月1日9時,全體人員來到陳先查烈士墓。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集體默哀,鞠躬、獻花。
隨后,在翔安區“翔來講”思政教師宣講團成員陳成田的主持下,一行人回顧了陳先查烈士光榮的一生。據介紹,陳先查(1911-1935,又作陳仙查)是今翔安區民安街道山亭社區人。早期,他在本村創辦農民夜校,吸收鄰近11個村的青壯年接受革命教育,動員上百人參加革命活動。1931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他化名蘇清流,在西柯一帶以小學校長的身份開展革命活動。1933年秋,他代理中共同安縣委書記,領導同安縣游擊區的土地革命斗爭,組建紅軍游擊隊,打通了與安南永蘇區的聯系。1935年2月21日深夜,他被敵人殺害,年僅24歲。
之后,大家移步參觀了中共同安縣委舊址,回望崢嶸歲月、聆聽紅色歷史。記者了解到,中共同安縣委舊址——山侯亭祠堂原為潁川陳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清同治十年重修,后辟為侯亭小學。1927年冬,中共福建省臨時省委派周少梁到同安恢復黨組織。他以侯亭小學為據點、以校長身份為掩護,聯系地下黨員,并于1928年春成立中共同安臨時縣委。1931年中共同安臨時縣委改為特別支部,1932年恢復縣委,先后由周少梁、彭德清、陳先查擔任書記。
重溫黨史汲取奮進力量
當日,民安街道還邀請了翔安區“翔來講”思政教師宣講團成員郭學東為大家進行黨史宣講。郭學東以《清明追思緬懷先烈》為題,結合“三色山亭”,從山亭社區融合、進取兩方面進行宣講。
據民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廖福隆介紹,“三色山亭”中的“三色”是紅色、綠色、橙色。“紅色山亭”代表山亭社區黨委以紅色文化為載體,打造“紅色山亭”黨建文化品牌;“綠色山亭”指該社區堅持為居民長遠利益謀福,共同朝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宜居的“綠色山亭”不斷奮進;“橙色山亭”代表志愿精神,指該社區構建起以“三社聯動”“愛心山亭”為核心內容的新型近鄰模式。
“我們將時刻銘記英烈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活動結束后,黨員干部、企業代表紛紛表示要繼承紅色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為翔安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海西晨報記者 張雅雯 通訊員 劉子軒 陳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