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3月3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我這只腳有點痛,不知道怎么回事?!薄澳匠Q鼤蹎幔窟@個可能是筋膜炎,可以拿小球在地上來回踩……”今日上午,在第61個“學習雷鋒日”、第2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建功新時代 志愿更精彩”——3·5“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在福州市西湖公園晨曦廣場舉行,高校青年志愿者給市民帶了義診、法律咨詢、小家電維修等服務。共青團福建省委、共青團福州市委、鼓樓區等省市有關單位領導,在榕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隊和社區代表等參加。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主辦,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協會、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共青團福州市鼓樓區委員會共同承辦。
活動在歌舞表演中拉開序幕,致敬廣大無私奉獻的志愿者。隨后,示范青年志愿服務隊和示范社區代表依次上臺發言。與會領導為10支示范青年志愿服務隊和10個示范社區頒發證書,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頒發志愿服務共建單位牌匾。
活動上,團省委副書記魏玲表示,全省已有 442 個社區與 328 個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隊建立結對關系,體現了“區校結對共建”實施兩年的良好成果。全省各級共青團、青年志愿者組織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深化拓展學雷鋒活動,聚焦育人導向,倡導青年志愿者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模范踐行者,聚焦基層需求,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聚焦文化建設,提升青年志愿服務文化引領力。
來自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學生志愿者傅芷伊告訴記者,自2022年探索實踐“區校結對共建”模式以來,該院志愿服務隊積極與社區結對共建,引領青年學子走進社區基層。過去一年,口腔醫學院青年志愿服務隊以“健康與微笑”志愿服務項目為抓手,前往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福州臺江區上海新苑社區、閩侯縣上街鎮美岐小區等社區開展口腔義診、口腔知識科普、助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累計服務近900小時。
“通過進社區,辦義診,做服務,重視學科特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切實提高社區居民口腔健康水平,用實際行動為居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备弟埔琳f,作為青年學子,在參加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培養了熱心,責任心與自信心,有機會將自己的知識學以致用的融入社會中,展現青年擔當。
鼓樓區洪山鎮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黃冬表示,大凰山社區與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共同開展了“弘毅計劃·大學生社區掛職”活動?!皡^校結對共建”這一合作模式既提高了高校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又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新鮮血液,切實打通在校大學生常態化志愿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社區更美好,讓大學生更優秀,讓居民更幸福。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義診、法律咨詢、青少年權益維護、老年人醫療陪護、小家電維修、口腔護理等20個志愿服務項目,為周邊社區群眾開展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據悉,自團省委、團市委2022年探索實踐在榕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隊與社區結對共建模式以來,共推動福州市200個社區與在榕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隊結對共建,本次活動旨在挖掘、選樹、宣傳一批在“區校結對共建”中涌現出的示范典型,引領青年在深入社區為群眾辦實事,織密民生保障網,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等志愿服務、火熱實踐中建功立業、奉獻成才,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青年志愿服務力量。
截至目前,全省擁有注冊青年志愿者642萬人,志愿服務團隊5.6萬余支,志愿服務時數8426萬小時。廣大青年志愿者在服務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世界遺產大會等大型賽會,以及助老扶幼、鄉村振興、防汛救災等活動中,充分展現了福建青年朝氣蓬勃的青春形象,勇于擔當的新作為,引領了時代青年的新風尚。
志愿服務。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頒發證書。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志愿服務。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節目表演。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志愿服務。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志愿服務。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