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炬,引領未來;燈塔引航,破浪篤行。奮力推進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離不開思想的指引、精神的支撐、文化的滋養。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2023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為三明市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回望過去一年,三明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根本任務,聚力守正創新,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唱響奮進新征程的主旋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三明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三明市區
舉旗鑄魂,夯實思想根基
時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過去一年,三明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重中之重,緊密結合主題教育和“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緊扣主題主線,理論學習更實。三明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兩周年等專題,開展集中學習研討23次,引領示范全市各級黨組織開展常態化學習研討5000余場次。落實學習調度、巡聽旁聽等機制,對基層黨委(黨組)中心組開展巡聽旁聽16場次,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創新方式方法,理論宣傳更活。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三明市開設“學習之路”主題教育專欄,制發主題教育重點學習資料、“詩和遠方——主播說新思想”系列理論微視頻等,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掀起學習熱潮。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三明市深化“福小宣·明大理”宣講品牌,策劃開展“感悟思想偉力 勇攀實踐高峰”云宣講、“五講四美”宣講團基層宣講等,舉辦全市“循足跡 悟思想 建新功”主題宣講比賽,帶動全市各類宣講力量開展基層宣講4000余場次。
加強系統研究,理論闡釋更深。三明市充分發揮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三明實踐基地和實踐點作用,推進新思想“探源計劃”,舉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中國式現代化”研討會,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室,進一步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三明考察的實踐成果。
舉辦紀念朱子誕辰893周年系列活動
擂鼓催征,奏響時代強音
“我們和當地村民一起制作沙縣小吃,一起采茶制茶,對當地的富民產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這也有助于我們寫出帶著茶葉清香、泥土氣味的報道?!毙氯A社記者屈婷與三明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后坦言。
感悟思想偉力,講好三明故事。2023年10月22日至28日,38家中央和全國性行業類媒體40名青年編輯記者,深入三明市11個縣(市、區)基層一線,開展蹲點式調研采訪活動,深刻感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偉力,創新傳播方法手段講好三明故事。
去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強化正面宣傳引導,深化媒體融合改革,全力打響城市品牌,為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輿論支持。
強信心聚民心,守正創新奏強音。辦好“深學爭優 敢為爭先 實干爭效”等專題專欄,刊播《奮進在新時代的春天里》等新聞報道1萬余篇(條),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瞄準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策劃生成重大選題,先后承辦“上海媒體三明行”和中國記協“中央媒體青年編輯記者增強四力教育實踐活動”等集中采訪活動。 一年來,中央媒體刊發三明報道1600余篇(條),其中62篇(條)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數量居全省第一。
深化融媒改革,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三明市實施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三融引導項目”,努力構建資源集約、一體運行、高效協調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舉辦“融媒特種兵”云課堂10期,培訓骨干記者編輯1500余人次,成立“芳華融媒工作室”等17個融媒體工作室,推出《尋味三明系列》等融媒作品?!稖魍隆芳o錄片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全市5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入選2023年全省優秀30強。
精心策劃宣傳,持續打響城市品牌。出臺《三明市城市品牌宣傳提升工作方案》,發布“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城市宣傳片,推廣運用三明城市形象標識,推出《一鏡到底看三明》系列主題微視頻及上海地鐵三明主題車廂宣傳,成立福建國際傳播三明中心,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三明城市品牌。三明市在2023全國地級市傳播指數百強名單中排名第29。
三明市開展“文明見行動 滿意在三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涵育新風 繪就“幸福”畫卷
三明,是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發祥地,文明是這座城市最溫暖亮麗的底色。一年來,三明市堅持為民惠民理念,持續深化常態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打響“滿意在三明”文明創建品牌,讓文明之花愈發燦爛。
文明見行動,滿意在三明。三明市召開“文明實踐40年 接續奮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座談會,開展專題調研,為籌備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系列活動,全力做足思想、理論、輿論、實踐“四個準備”。深入開展“文明見行動 滿意在三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雷鋒精神耀八閩”志愿服務,市消防救援支隊謝曉暉獲評全國最美志愿者。深化“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評估,全市11個實踐中心、141個所、1945個站均達標。
精神力量催人奮進,文明新風浸潤人心。三明市舉辦首屆全市網絡文明大會、第四屆網絡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實施《三明市道德典范推選、幫扶、禮遇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育典型、促宣傳、正導向,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市4人獲評第八屆省道德模范,1人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4人獲評全省第二屆“國防人物”等。
與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同步,三明的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三明文脈綿長,底蘊深厚,三明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著力推動“?!蔽幕⒅熳游幕⒖图椅幕葍炐銈鹘y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年來,三明市深入實施“?!蔽幕瘋鞒邪l展工程,設立朱子文化(尤溪)生態保護區,推進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舉辦紀念朱子誕辰893周年系列活動、第29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等,持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三明段)、萬壽巖遺址保護、大田縣“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等建設,讓三明特色文化進一步得到活化利用。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讓人民群眾樂享“文化盛宴”。三明市廣泛開展“半臺戲”、群眾廣場文化、百姓大舞臺等文藝惠民活動,三明市流動舞臺車百場文化下鄉活動獲評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2023年,三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的腳步從未停歇。聚焦本土現實題材,創作推出新聞紀錄片《滬明往事》、音樂劇《幸福的煙火》、詩歌集《三明之美》、長篇小說《我們的日月溪》等一批原創文藝精品,讓廣大市民游客感受三明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
原創音樂劇《幸福的煙火》
山海協奏 共擔文化使命
“哪怕萬水千山,只要心與心相聚……”2023年10月25日,滬明兩地聯袂打造的原創音樂劇《幸福的煙火》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節目,在上海虹橋藝術中心演出。
“滬明兩地要加強紅色文化的價值挖掘、整合協同、創新利用及品牌傳播等方面合作……” 2023年12月7日,滬明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在三明召開,滬閩皖等地專家學者共話紅色文化傳承,為推動滬明等地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建言獻策。
……
從黃浦江畔到沙溪河邊,滬明宣傳思想文化領域對口合作步入“快車道”。兩地健全合作機制,堅持“一盤棋”落實、項目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建立“七聯”工作機制、文化產業對口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上海市與三明市“紅色文化宣傳”領域合作專項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4個方面12項長期合作內容,推動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與上海對口單位對口合作走深走實。
擦亮紅色底色,傳承紅色文化。滬明兩地共同舉辦“滬明情向未來——上海、三明兩地紅色文化傳承主題展”、滬明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紅色故事宣講團入滬宣講、三明市紅色文化創意大賽、2023上海書展三明分會場等活動,共敘深厚情緣,弘揚紅色精神,推進紅色文化交流合作。
健全客源互送機制,加快文旅經濟發展。兩地開通“上海三明周末游”紅色旅游專列,開展“上海旅游節”三明分會場等宣介活動,推出紅色蘇區之旅等4大主題線路,推進明清園數字藏品開發等11個合作項目,推動泰寧錦江國際度假酒店項目建設,三明市接待上海游客持續攀升。
又踏層峰望眼開,更揚云帆立潮頭。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和“四領一促”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務,發展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不斷開創新時代三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