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綠色中國文明答卷——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圖文案例集》,集中展示推選出的全國60個生活垃圾分類典型案例,漳州市申報的《漳州市“以宣促分,以點帶面”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再深化》分別入選“線下展播”范例及“圖文案例”宣傳發動篇,優秀經驗和做法獲全國推廣。
近年來,漳州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區域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率先在公共機構推行強制分類,同步開展社區分類試點,實現垃圾分類區域和收運路線全覆蓋。目前,漳州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日處理量達1191.62噸,垃圾分類市民知曉率100%,居民參與率從15%提高到79%。
為提升宣傳“質”與“效”,漳州緊扣時令、節日、熱點等,積極開展“義寫春聯送福氣,垃圾分類齊參與”“假日零垃圾,攜文明出行”“垃圾分類鬧元宵,碰撞文明新火花”等活動,并依托漳州市蒲菱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分類體驗館”“垃圾去哪了”等宣教基地進行體驗式宣傳,建立“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宣傳格局,讓宣傳志愿服務走“新”又走心。目前,漳州已成立5支區級志愿者服務分隊、17支街道(鄉鎮)志愿者服務隊,聘任市、區生活垃圾管理社會督導員652名,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景區累計開展190余場豐富多彩的主題宣講活動,有效增強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漳州文明網 閩南日報 蔡柳楠 何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