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6日訊 今年以來,沙縣區委文明辦充分發揮“社會一條龍”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整合多方資源,形成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合力,為未成年人成長保駕護航。
沙縣區投入58萬元,全面改造升級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設置心理咨詢室、宣泄室、團體輔導室等功能室7間,配備多維互動減壓系統、音樂放松椅、心理自助測評儀、箱庭器材等設備,滿足不同來訪者的需求。充分發揮輻射紐帶作用,聯動學校和社區兩大陣地,不斷完善基層學校心理咨詢室、社區“四點半學校”建設,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咨詢等活動,目前全區共建成區級心理健康基地校1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試點校2所、社區“四點半學校”20所。
緊密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聚焦未成年人對心理健康的新需求,聯合教育、衛健、總醫院等單位,成立沙縣區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隊。以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為主陣地,以教育系統和衛生系統共19名心理志愿者為主力軍,開展心理健康評估、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危機干預等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務實踐活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工作隊伍專業化水平,聘請閩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教授擔任我區心理督導師,每月到沙開展心理案例督導活動,同時安排參加省市級心理健康線上、線下專題培訓,今年以來共培訓200多人次。
在學校,以“5.25”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為契機,開展“暢享五月,關愛吾心”系列活動30場,參與師生1000余人。開展虬城家庭教育講壇進學校巡回講學活動,赴33所學校、幼兒園講學,近2萬名家長參加。開展留守兒童心理關愛團體活動、教師關愛能力培訓及家長溝通能力學習等系列活動38場次。開展“青春無悔,用心護航”高中畢業生考前焦慮心理疏導8場次,為2.2萬多名學生開展心理普測,完善心理健康校本課程,編排心理劇3場次。在社會,舉辦中小學“問道家校共育”研訓活動,定期開展“福至心靈”心理健康進社區活動,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及后續干預、心理健康專題互動、現場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為學生、家長和一線教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指導建議。開通24小時心理熱線,每日安排1名志愿者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值班,為有心理困擾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提供線下咨詢。“校內+校外”常態化的活動開展,為我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更加有效的服務。(沙縣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