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看“村晚”,博物館里過大年,逛廟會欣賞特色非遺民俗,“南北互換、東西互跨”旅游中領略大好河山……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神州大地充滿濃濃年味,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旅市場活力涌動。據初步統計,全國舉辦“村晚”、戲曲進鄉村、新年畫活動、圖書館里過大年等群眾文化活動約15萬場,線上線下約6.69億人次參與。(2月19日人民日報)
龍騰虎躍慶新春。迎春燈會、民俗展演、非遺體驗、巡游賀歲……各地因地制宜豐富文旅供給,推出充滿年味的“文旅大餐”,新潮的玩法、活化的民俗,主題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人們走出家門、樂享春節。文旅市場“潮”起來、“活”起來、“火”起來,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體現了不斷提升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呈現出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發展的生動圖景。
“品”文化自信。各地景區打造出復古場景,體驗式、沉浸式旅游項目花樣繁多,逛市集、賞花燈、看演出等傳統文化消費的氛圍日漸濃厚,可以深度體驗中國傳統民俗和文化。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等持續火爆,歡喜過年文化味濃,傳統文化出彩出新,新春燈會、舞龍表演、廟會市集、非遺秀場等活動成為游客新春出游的重要選擇,各類文藝演出和公共文化活動為群眾送上豐富多彩的新春禮物。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喚起大眾集體文化記憶,讓大家在過年習俗中感受鄉情親情,感受盛世的華美、中國龍的生機勃勃和吉祥喜慶,也增添了身為龍的傳人的文化自信。
“融”發展活力。活力迸發的文旅市場,靠的是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剪窗花、投繡球、趕廟會里,有傳統的底蘊;增強現實(AR)互動、燈光秀、古風文創中,有新潮的玩法;冰雪旅游、溫泉度假、民俗體驗里,有地域的特色……從文化藝術、非遺傳承到吃喝玩樂,文旅融合新業態不斷涌現,打造新亮點、創設新場景、提供新體驗,年味濃、人氣旺、消費熱,產品提質升級、豐富多樣,讓文旅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有研究預測,2024年國內旅游人數將超過60億人次,入出境旅游人數合計有望超過2.6億人次。文旅融合發展展現出巨大魅力和勃勃生機,進一步促進消費潛力釋放,為全年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秀”幸福生活。春節假期,江蘇、重慶、云南等地持續開展2024年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旅游迎春 休閑過年”等活動,出臺惠民舉措,豐富多元體驗,提高服務質量,順應了民眾生活品質、消費需求日新月異的需求,呼應了“把日子過得更好”的期待。熱門景區現“人從眾”景象、博物館門票“一票難求”、部分旅游目的地機票價格水漲船高……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感受自然人文之美,紅彤彤的春節市場、熱撲撲的年味煙火,也是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的直觀呈現。(泉州文明網 范子軍)